close

     雲水週記(一三八)在天堂也在淨土(下)              98.11.21

     樂山大佛  峨嵋寶剎

     如果說九寨溝是人間天堂,而峨嵋山則有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天下名山」而聲名大噪。雖然普賢菩薩顯化垂跡的道場,不是我們此行朝聖的主題,但古今文人墨客,對四川的歌功頌德,在在顯露出它的地理條件,往往是修行人神遊嚮往的佛國淨土。如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嵋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讚嘆:「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多少令四川人感到自豪、驕傲的地方。

     樂山大佛是我們結束九寨溝之後,第一次集藝術、景觀、遊船、攝影多元化的行程。就為「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的雄偉氣勢慕名而來。團員在登船後紛紛站在地陪小岳指示的最佳位置,拍照留念,因為樂山大佛是唐朝凌雲寺的海通和尚,有鑑於三江匯流處水流湍急,常常導致翻船遇溺,便籌集人力、財力,依山巖鑿彌勒佛像,以祈佛光庇祐、菩薩加持。這浩大工程從公元七一三年開工,到八零三年完成,歷經九十年的歲月。

3.jpg 6.jpg 7.jpg 29.jpg 28.jpg    

31.jpg c e f g   

     大佛體態勻稱,莊嚴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七十一米,頭寬十米,髮髻一零二一個,耳長七米,鼻長五點六米,眉長五點六米,眼長三點三米,肩寬二十八米,手指長八點三米,腳背寬八點五米,可圍坐百人以上。有些遊客為更貼近古老的遺跡,體會前人巧奪天工的智慧,親自走一趟棧道;用「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循著古聖先賢的步伐,思索這座由紅砂岩壁雕鑿出來的大佛,如何能經歷了一千兩百年的洗禮,依然屹立不搖?而我們當然只有乘船行「注目禮」,深感敬佩和讚嘆的份!

     對此浩大工程也有穿鑿附會一說:唐朝武則天篤信佛教,當年海通和尚為讓大佛獲得朝廷的支持,把佛像的儀態仿造武則天的神韻;讓當時女皇帝心生歡喜,繼而得到善款的挹注,順利完成鑿山建佛的歷史巨擘!

     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說明佛法是要向內心探索,內觀自省而非心外求法;然而,從方便而至究竟的過程,對沒有信仰者而言,佛像的瞻仰、禮拜等的宗教行為,都是《法華經》所言:「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的善根凝聚與行門培養。因此善念與歡喜心是學佛的入門,《大智度論》也說學佛:「唯信能入,唯智能度」!

     從樂山大佛千百年來善男信女前來朝聖、禮拜,都讓人「隨喜讚嘆」,從學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角度思考:有幾人一開始便是從三藏十二部經入?一聽佛陀教法便得證初果、法眼淨?大乘圓頓教法主張「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正是用廣大無邊的清靜行,「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而這趟的無心插柳,也藉此機會把佛教的概念透過樂山大佛、四川文殊院、峨嵋報國寺、伏虎寺等道場寶剎來一趟「戶外教學」,這樣的活教材,就像禪宗所言:「現前一段西來意」頗契合我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有天堂美景──九寨溝的殊勝;有淨土參學──峨嵋寶剎的行腳,印證「在在處處是佛法,人生無處不學習」的真諦。

     來到峨嵋山腳,幾個轉彎過後才驚覺,這別有洞天的報國寺,位於峨眉山麓的鳳凰坪下,海拔五百三十三米,是峨嵋山第一大寺廟。此寺建於明朝,原名會宗堂,本是佛、道、儒融合的道場,清康熙帝取佛門──報國主恩之意,改名「報國寺」。山門匾額即是康熙御筆賜名,當地縣令手書;兩側一對石獅神態自若、穩如泰山,見證百年悠悠歲月!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寺內殿宇軒昂,佛像肅穆莊嚴,依序為彌勒殿、大雄寶殿、七佛殿、普賢殿、藏經樓、吟翠樓、待月山房等依山建築;格局遠大、細緻典雅。

     晨鐘暮鼓,香煙嬝繞,向來是傳統寺院的特色,在這裡看到的不僅是幡燈懸垂,信眾禮佛虔誠,並有年紀老邁的師父一人敲打法器領眾念佛。或許感受到「是日以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的無常迅速,把握有限光陰,念佛精進。是菩薩示現,應機說法,不知團員是否心領神會?

    而整個寺院花木扶疏,環境幽雅,亭榭樓閣展現中國建築美學,一張張攝影的取景角度,唯恐遺失當初建寺設計者的巧思與創意。寺的對面有一座「聖積晚鐘」是明代嘉慶四十三年慧宗別傳禪師鑄造,高二點八米,直徑二點四米,重十二點五噸;有「巴蜀鐘王」之稱。叩鐘偈提到:「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增;離地獄出火坑,願成佛度眾生。」緬懷古代高僧大德悲願宏深,透過鑄鐘、叩鐘,空谷傳音祈願祝禱:國運昌隆、風調雨順。在蓊蓊鬱鬱的叢林古剎,飄蕩著百年梵音洗心滌慮的能量……。

     離開報國寺我們坐上嘟嘟車,前往鄰近一千米的伏虎寺。在晉朝本是一小廟,由唐朝雲安禪師重建,旁邊為龍神堂、藥師殿。有「虎溪禪林」、「虎溪精舍」的碑文和記載:林中多虎常出為患,始建尊勝幢於無量殿前以鎮之,始其患遂絕;故名伏虎寺。寺周種植楠、樟、柏、松為數曾多達十萬株以上,是第三代住持寂玩上人栽種培養。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33.jpg 34.jpg b h i  

     清順治八年重建殿堂巍峨莊嚴,華嚴塔亭以明鑄的紫銅為建材,塔高六米共十四層,塔身刻有四千七百餘尊小佛像和《藥師經》、一九五零四八字《華嚴經》全文,刻工細膩為巍峨重要文物之ㄧ。寺內建築幾度興廢,重建的伏虎寺有五百尊羅漢金身塑像,提供給有緣人瞻仰禮拜;並且以金卡的方式迎請,滿足一些遊客「保佑平安」的需求,及做為清潔維修之用!

     突然一陣古箏從遠至近像是山嵐飄,清淨在耳聞;原來是該比丘尼道場創辦尼眾佛學院,所安排的技藝課程。連地陪小岳都是第一次才聽聞,藉此機會闡述安僧辦道、僧伽教育的重要,尤其在文革之後佛教信仰在大陸滿地開花,人才培養是當務之急!欣見尼眾道場擺脫苦行路線,或誦經募款化緣,而是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重要性;真是可喜可賀。

j k l m n  

24.jpg p q r 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