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jpg  

攀鹽禍害知多少

東南亞感恩之旅 與馬拉威ACC院童的一席話

(三十二)2017.8.04

地點: 馬來西亞  大慈寺

華人說「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從農業時代對飲食的排序,鹽、油屬於佐料,我剛才看萬勉和萬勵鹽巴猛加,內心想:哇!你們個兒這麼小,這麼重口味。那些菜料,義工媽媽煮得其實夠鹹了,可是你們還加鹽巴,覺得很不可思議。當然因為你們有運動,有武術多少可以代謝,但是隨著年歲慢慢增長,當你運動量減少,沒有再像小時候這麼大的運動量,身體器官的代謝功能會大不如前,那就是一種習慣和習性,好比鹽巴雖然很美味,但是恰到好處就好吃,太過對你的腎臟就有很大的負擔,如果你到了四十歲要去洗腎,不能發揮代謝功能,一輩子要跟這些現代科技為伍、伴你一生。

一個人的習慣其實很重要,回憶起2012年師父到馬拉威,去吃那一碗西瑪,整個東馬護法團只有我把它吃完,我覺得當時那一碗西瑪給我的感覺是沒有味道,我就想馬拉威的西瑪這麼平淡,為什麼你們到了東南亞之後,在這些義工媽媽烹調下還要加鹽巴?你自己嚐到鹹你還要喝水,灌完水之後又覺得嘴巴乾乾的,還要加鹽巴。你不覺得是一種惡性循環嗎?我們的嗅覺、味蕾其實一剛開始都跟Baby一樣,大人給甚麼,他就吃甚麼,你們來到東南亞可以嚐盡各種美食,但是要知道調味品這種東西既然有調味就不可以過量,否則你長大之後就可能會像剛才提到的,四十歲不到,就得去洗腎。那很麻煩的,兩天要洗一次,洗腎是很痛苦的,你只能躺在床上,一兩個鐘頭,躺著做循環,洗完腎之後人很虛脫,你要一輩子都要依賴那個洗腎的儀器,你的身體自身不能代謝,師父的意思是說:預防勝於治療,每個人口感不一樣,但是你要為你所吃下的東西負責,因為健康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可以決定的。

2.jpg  

從這個地方又讓師父想起,在我國中時候讀過一篇文章叫做「習慣說」。裡面描述有一個書生(以前讀書的人叫做書生)因為進京趕考,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他十年的寒窗苦讀沒有人知道,沒沒無聞,而且冰天雪地,你想想古時候沒有像我們現在有冷氣、暖氣的空調可以調節,等到赴京趕考,狀元、榜首、探花,大家才知道我們這裡有人中了狀元、出了秀才。

剛剛講的這個書生在他的書房中原本有一個凹凸的地方,地面不平,他剛開始覺得很奇怪,但是久而久之要經過那個凹凸面的時候,就養成跨過去的習慣,經過了三年五載,有一天他的父親來到他兒子的書房,看到地面不平,就請泥水匠來用水泥鋪平,這件事情兒子也不知情,隔天進書房讀書,發現地面抹平了,但是他腳跨過去的動作就變成很自然。這個比喻是說人的習慣是日積月累的,好的習慣會影響一生,壞的習慣會傷害一生,所以從剛剛你們的飲食來看,不只是鹽,像你們愛吃的薯條,有的人也喜歡沾番茄醬,那個番茄醬其實是化學的,沒有沾其實也可以吃,但是你們就喜歡番茄醬不斷地放下去,變成對你的腎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你在乎的是現在的口感、味道、香氣,可是你忽略了要為將來的健康付出很大的代價。

假如健康是一個撲滿,你這個撲滿裝錢幣代表有價值,假如是裝沙、小石子,以後撲滿就被撐破了,舉這些比喻是來勉勵大家,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習慣的養成,你要看是不是真能去觀察、關照。

1.jpg  

據我所知阿特在這兩個月的巡演當中,他會忌口,炸的、冰的他盡量少碰,因為他知道這些東西是很傷損聲帶的,這也是師父跟你們講的自律,知道我要唱歌就盡量少碰觸這些,不是說你們沒有要唱歌的就肆無忌憚的無限暢飲,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健康這件事情也是一樣。所以師父舉阿特的例子說明,不管他是為了自己的演唱事業,為了發展未來的演藝之路鋪陳,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不管是正面教材、負面教材,還有值得你們反省、檢討,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而成就了我們這兩個月當中點點滴滴的機會教育。

吃飽了嗎?如果吃飽了,我們就結齋。

3.jpg 5.jpg 6.jpg 7.jpg 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