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擷取.JPG  

皈依 生命的轉彎處

時間:2017.11.18

地點:德國  不來梅

大家放輕鬆,與其說是皈依典禮,倒不如說是對我們人生的道路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常人講「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今天布萊梅這一場講演裡面我很高興,華人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我跟滿緣法師一個來自於台灣,一個來自馬來西亞,可是我們卻有共同的目標,有共同的任務,為德國ACC跟不來梅的佛教徒們結這一次的緣分。

剛剛說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可能是我們異地他鄉彼此打氣加油,互相共勉的族群平台,可是如果我們對人生這一條修行路,沒有一個很正確的認知,或者在人生當中缺乏一個核心價值,都只停留在柴米油鹽醬醋茶,都一直在追求物質的享受,過眼雲煙如佛教所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東西。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可見一個人要在人生的道路當中有自己的定位,剛剛看到大家如此的熱絡,透過用餐、聯誼、分享彼此生活的近況,學佛的心得,可見得我們今天可以說是如<<阿彌陀佛經>>所講的,「諸善男子善女人聚會一處」共同在「只願佛法做慈航」的平台裡面做交集和互動。

人生為什麼要「皈依」?皈依的意思是皈依真理,以前武俠片電視連續劇裡面,八大宗派喜歡習武的人就要投於門下,依止師長跟他學習。佛教皈投門下的意思是在我們人生當中尋尋覓覓,或者你曾經有民間信仰,或者你從來都沒有信仰,你也不相信鬼神、不相信輪迴,更不明白甚麼叫因緣果報。今天或許可以打開一道窗,雖然不敢講「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但最起碼人生不完全說只靠父母、靠朋友而已,也有一種說法「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靠自己最好。」也就是說如果哪一天我們人生大限,雙眼一閉,兩腿一蹬,也就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哪一個人可以陪伴?我們也不是秦始皇,有那麼多的兵馬俑。所以我們是赤裸裸地來,也勢必赤裸裸地回去,正如徐志摩所講的「不帶走一片雲彩。」可見人生應該有一個信仰,你心中有一個依靠,有一個憑藉,不僅僅是精神上的寄託,更重要是透過聞法認識佛、法、僧三寶。

4.jpg  

當然今天不是把大家拉進來當會員,我們不是老鼠會,沒有硬性規定你今天聽了這一場講座,一定要皈依三寶。但是假如覺得這樣講得有道理,或者覺得我尋尋覓覓多年,我以前很鐵齒,今天剛好這個因緣際會,擇日不如撞日,也許皈依是一個入門,一個儀式,但重要的是你要認識他,明白人生這個旅程我們要留下甚麼,如果有一天真的人生大限到來,你會不會感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你會不會覺得遺憾,這一生為誰辛苦為誰忙?

生命的省思 

忙到現在,佛教說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這是我們這一期生命中,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的。但除了生理、歲月的痕跡之外,我們還要面臨「愛別離苦」,你的至親、父母、子女、家眷等等,有一天或許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可能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遺憾。那種椎心之痛是因為我們有期待關係,父母子女有期待關係,所以當有一天他落幕了,我還在,我們會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會有一種遺憾,或者見不到最後一面的自責。這種愛別離苦。但是如果你透過信仰明白,人生本來就沒有不散的宴席,你再難過、再遺憾、再不捨,我們都只能祝福,沒有辦法陪伴。人生是單程票,沒有來回票,沒有辦法春去春又回。當然輪迴是另一種說法,但是你再來的時候,容貌改變了,你的性別也可能改變了,甚至你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就事論事-愛別離苦,怎麼看待?

除了愛別離苦之外,也有「怨憎會苦」。黃梅調一開頭就說「我一見你就討厭,再見你更傷心。」這是怨憎會苦,很討厭、看不慣的人,我們要做同事、做朋友、做眷屬。有時候覺得人生滿怨懑的,可以跟朋友掏心掏肺,或者你對師長、對夥伴很談得來,卻把子女視為冤親債主。諸如此類就是怨憎會苦,我們心中有埋怨,有恨。

甚麼是「求不得苦」?我們這一生汲汲營營去追求的,要名車、洋房、不動產,要求的情感、期盼的婚姻,求到了,它還是會變化啊!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我們聽過太多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故事,中國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哪一個可以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並沒有。所以你求到的也終必有一天會失去。

但是我們有一個錯覺認為它不會這麼快就消失,我們會一直以為我們跟夫妻、跟子女的緣分會長長久久,所以有一天在你沒有心理準備的時候,你希望他為你常駐常有,內心就有苦。從這個地方不難理解,面對人生的八種苦,最後來自五蘊熾盛苦。

五蘊就是來自<<般若心經>>當中「照見五蘊皆空」的五蘊。色、受、想、行、識。老子講「吾有大患,患吾有身。」我這輩子最大的過患在於我有這個身體,我要為它的三餐、冷暖、心情的起伏、擺盪去照顧它、配合它,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就是我們的臭皮囊,借我們用,你說那是真的嗎?「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如果是真的,你可以把這輩子最珍愛的身體帶過去,它不是真的,你說它是假的嗎?如果是假的,為什麼又說「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所以我們只能講說我們這個身體是來借假修真的,藉這輩子與家人的因緣、朋友的關係,透過互動能不能提升對方、增益自己。否則所有都如<<金剛經>>所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所以你去想一想,這一期生命當中,我們是不是有些功課該修而沒修好?我們人生有很多的苦痛遺憾,我們好像也沒有辦法很如實的去看待。

皈依認識真理  認識自我

今天跟大家推薦的皈依不需要花錢,皈依是我們找到了自己信仰的中心德目。你說你甚麼都不信,你信仰你自己,你自我封神嗎?因為你只信仰你自己。但是不要忘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過去我們都說「人定勝天」。但是現在看看整個大環境,臭氧層的破壞,溫室效應等等,我們真的勝得了天嗎?「天作孽猶可為,自作孽不可活。」你想一想到底人要自視甚高到什麼時候?因此我們透過佛法的檢驗來看世界的幻化和不實。

既然我們承認了人生的八種苦,所以人生是來修功課的;是一種過程。有沒有哪個空間哪道眾生比較好?可能我們渴望要去當天人,因為天人很有福報,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但問題是天人也有大限來時,五衰相現,擔心墮落。經典記載:天人業報用盡的時候,他的心不能安於本座,因為焦慮害怕,不安本座,嬪妃宮女遠離,身體發出種種惡臭,身上的那些寶冠花蔓會紛紛墜落。在天人的選擇裡面,他們希望如果還有選擇的機會,他們要到人世間來,因為人間苦樂參半,不像天人福報大,雖然有心聞法,可是回到了天界又繼續的享受,這個也是佛經所講的,八種障難、八無暇,到了長壽天,福報覆蓋聞法的因緣。

8.jpg  

另外一道叫做「阿修羅」,善於忌妒,常常挑釁玉皇大帝,引發戰爭,女生長得很漂亮,男生長得很醜陋,都是過去的業報,從這一點去看,阿修羅雖然有人天的福報,但是畢竟習性很深,地獄惡鬼畜生,都非究竟,因為他們去償還業報也都來不及了無法聽經聞法!

從剛剛的說明大家可以瞭解,六道輪迴唯有人道是最適合修學佛法的,看看諸佛菩薩他們不會在天上成佛,也不會在三惡道成佛,只有在人道成佛。兩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佛。這一些諸佛菩薩都選擇在人世間轉法輪、度眾生!

既然我們名為皈依,皈投依靠,那你要依靠誰?佛。法。僧。

為什麼要皈依佛?因為佛是宇宙的大覺者,佛陀透過六年的苦行,菩提樹下金剛座上,七七四十九天的靜坐冥想,把他體證的緣起法,所以他說「奇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六道眾生每一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是平等不二的。

在這當中佛陀也發現到眾生不能成佛的原因是妄想執著,也就是我們所講的貪、嗔、癡、慢、疑。我們不能像佛陀一樣撥雲見日,讓我們的佛心佛性顯現。所以皈依佛就是向佛學習,有一天也要成佛。既然佛陀可以成佛,他也說明了眾生皆有如來智慧本相,這是一種平等法,而不像基督教永遠神是第一,我們不可以超越神。但是佛教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六道的眾生佛性都是平等不二的,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可見於哪一天如果我們因為透過皈依,聞法,信解行證,有一天我們可以成佛的。

皈依佛不是去依附佛,而是透過見賢思齊,有個可以依止學習的對象,因為佛是一個大覺者,好比你讀大學,是跟教授學習,有一天可以成為助教、教授,同樣的道理,我們跟佛學習,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有一天我們一樣有成佛的可能性。

皈依法,法是真理,佛陀還沒有出生在世間時,法是普遍的,是存在的。比方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三者在佛陀還沒出世前就已經存在了,佛陀是真理的體現者,不是發明者。發現和發明有甚麼區別?有一天小明請教媽媽這個問題,媽媽說「我發現了爸爸,發明了你。」這就是本來存在和發明之間的區別。佛陀的偉大在他體證了真理,他和真理是相應的!

佛陀說:「以法以攝身」從佛陀渡五比丘到僧團規模千二百五十人聚,不是因為佛陀王子的背景,而是因為佛陀體證了緣起的法則,也就是佛陀為五比丘所講的「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到後來大乘的興起,闡述了六度萬行,基本上這些法從古至今都是存在的,佛陀只是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體證了,他體證之後,把他體證的佛法分享給五比丘到千二百五十人聚的大阿羅漢,他們都一一的得到解脫。

佛法是甚麼?佛法是自受用也可以他受用的。

僧,就是出家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陀入滅了,真理又不會自己開口表態。因為出家人從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住世,以法以攝身讓四眾弟子以戒為師,而維繫了佛法的綱領和命脈。或許僧伽分為南傳、北傳、漢傳、藏傳、大乘、小乘,有比丘、比丘尼等等。但是所有的僧伽都是由於投身出家這個行業,以小孝為大孝,以小愛為大愛,把佛法的綱領、本質透過見賢思齊向佛陀學習,帶領信眾往成佛之道邁進。

皈依真理  釐清盲點

由於佛、法、僧三者的住世,讓我們對人生乃至於未來有了強而有力的曙光,而且皈依這件事情,兩千五百多年來只有受益沒有損傷,但是我們要表態的是皈依三寶和一貫道的先得後修,「地獄除名、天上點燈」是截然不同的。因為以前我還沒有學佛之前,被拉攏進一貫道,所以餘悸猶存。當然走過來時路,我不敢講今天辦這場講座就要你們硬著頭皮皈依。皈依是在你的心裡準備好了,是心甘情願的,我們不是老鼠會,你今天拉了幾個皈依,以後就有多少俸祿、多少福報,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本持著信仰假如你自受用,那就是好東西跟好朋友分享,好比丘玉芬師姐在這個地方,無私結合佛教徒的力量,大家共同彼此打氣。不管來自台灣哪個地方,在德國要能落地生根不容易,難免有些逆境有些挫敗,在我們家庭、事業、工作方面,有些瓶頸,我們只願佛法做慈航,透過一個月一次的聚會,大家彼此交流共勉。

佛法也是如此,今天你皈依三寶,希望如<<阿彌陀佛經>>所講的,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來到這個地方不是每個人都完美,不是成聖成賢,但是我們願意往成佛之道這個方向來邁進。

皈依就是你信仰的第一步,是你邁向成佛的一大步,因為所有諸佛菩薩都是從皈依三寶這個階位開始邁出去的。那你可能會好奇皈依有甚麼禁忌,有甚麼好處,有甚麼功德,或者皈依之後不能做甚麼,能做什麼。

皈依基本上就是你找到學習、依止、甚至於反省的對象,你希望求進步,你希望有更多生命的貴人。就像剛才講的諸上善人聚會之處,你皈依之後認真的學佛精進,忽然有一天發現,怎麼和某些人話題談不來了,好像一個個疏遠。我自己也一樣,我高中同學line的群組裡面,我都插不上話,但還是時時關心。要嘛你不配擁有他,要嘛他們配不上你。因為你的信仰往上提升,大浪掏沙,不是甚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但是因為你學佛之後,你覺得緣分會往淨化方面來走,比如你加裝了濾水器,水會越來越清澈,還是你習慣喝汙染的井水?當然你說要停留在早晚三炷香,祈求闔家平安也OK,問題是信仰對你來講不過是個商品,一天到晚神明菩薩要東西。說句比較不好的話,就像乞丐一樣,一天到晚跟神明乞討榮華富貴、平安、發財。

學佛之後,你願意學習雙手手心向下,你願意去拉拔,上求佛道,下拔眾生。下拔眾生是慈悲,上求佛道是智慧。你在學佛的路上因為皈依三寶,你走上自覺覺他的道路,你的生命會越來越寬廣,越自在,除非你錯解了佛法。

5.jpg  

以前華人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同樣的我們的信仰不怕貨比貨只怕不識貨。現在很多的附佛外道,不究竟。現場有部分佛友來自台灣,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關心台灣最近的新聞,有沒有聽過一位叫妙禪的?更早之前的盧勝彥,清海、妙禪的師父叫妙天,現在在馬來西亞還有一位盧台長,這些我們叫附佛外道,有些人趨之若鶩,因為很有感應,一傳十、十傳百,但是你去看看妙禪的視頻,在讚嘆師父、感恩師父的氛圍中,沒有一個人很理性地去看待自己的信仰。

今天我代替ACC的發起人慧禮法師為大家做方便皈依,皈依師是你的引渡師,但是所有的出家師父,我們都要尊稱他們法師、師父。所以佛教沒有說因為你皈依後不能到其它道場,不能去其它地方參學。你們不必擔心皈依之後就要被限制在一個道場,不是這樣的。皈依是求內心的安定平靜,而且我們要朝向自覺覺他的道路方向。

皈依之後每個月來到丘玉芬師姐的家,在佛法方面不斷的交流、切磋、共勉,或者用讀書會的方式來帶動,勉勵,彼此分享自己對佛法的見聞覺知。皈依沒有甚麼設限,只是告訴我們皈依佛不皈依外道邪魔,從此對那些不究竟的附佛外道不再參與。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對那些不是正言、正語、正思維的書籍,危言聳聽、強調神通的這些書籍,不去迷茫追求依止。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魔。僧,就是一個清淨。出家人奉行比丘250條戒律,菩薩的十重四十八輕,都可以做人天師,做我們彼此的善知識。同樣的今天我們皈依三寶,只是不皈依外道邪魔、外道典籍、外道門徒而已,假如我們要講得更透徹,皈依之後要開始做定課,開始學習正信和慈悲心、要學習智慧。

皈依之後的生活行持

皈依之後可以自己做定課,有時間<<阿彌陀經>>,沒時間<<般若心經>>,再短的持念大悲咒,點三炷香。回來之後簡短的佛號,菩薩名號等定課。這個意義是與諸佛菩薩相應、連結。剛剛講的是要信解行證,不是憑著皈依證百年之後就可以到天堂去,不是這個意思。每天早晚定課都要三皈依迴向,就是不斷的在強化我們對三寶的認識、恭敬;佛法在恭敬中求。

像丘玉芬師姐哪怕只是小小的佛堂,只有一尊佛像都可以持續的做功課。家裡面如果有佛堂可以為全家帶來祥和歡喜,當我們起無明、受傷害、有委屈的時候,當我們像諸佛菩薩稟明,求求諸佛菩薩給我們力量,或者透過靜坐、誦經、拜禪,反省自己,給我們沉澱的空間。

慈悲和智慧是學佛之後要追求的兩大方針。然而皈依之後是不是要吃素?皈依之後不一定要吃素,吃素也不一定要皈依。在台灣現在提倡「吃素救地球」因為溫室效應、臭氧層的破壞,科學家發現和我們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台灣現在提倡「週一無肉日」。機關學校一個星期至少一天吃素。雖然有一點亡羊補牢,但是臨陣磨槍不亮也光,我們的生命共同體的地球生病了,要靠大家一起來透過改變拯救。當然吃素不是佛教徒的專利,皈依不一定吃素,藏傳佛教、南傳佛教也不盡然都吃素。吃素只是長養自己的慈悲心,不跟六道眾生結惡緣。吃素是讓我們的心性比較溫和。

皈依之後沒有硬性規定要不要吃素。如果你想長養慈悲心,你可以試試看,或者你可以從吃早齋或者初一、十五吃素開始。如果你這輩子都在吃葷,那你給自己三個月的體驗,看看吃三個月的素,你的體味、腸胃是吃葷好,還是吃素好?不牽涉信仰層面,如果試驗下來覺得精神比較好,沒有常生病,你會知道身體就是自身的老師、良醫,那麼決定吃素和皈依就沒有衝突;可以自己去思辨。

吃素對自己來講清心寡慾,對大地環保來講有貢獻,何樂而不為?這是簡單回應大家對吃素和皈依的關連性。

還有人問皈依後我可以拿香拜拜嗎?當然可以,你也可以頂禮或者獻花。佛教說「馨香一瓣,無上供養」如果你的心是清淨的,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你不必要執著於這個儀軌一定要持香才可以。一樣可以祭祖、一樣可以拜拜。我們也從吃飯、飲食三餐學習。剛才用餐時不是教大家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嗎?也就是說我把皈依融入我的生命裡面,在時間的洪流裡面,我常常憶念三寶,呼應三寶。在吃飯的時候基督教是感謝主的恩賜,那是謙卑、美德。但是佛教不是在謙卑美德中停住,而是我有沒有把最好的供養佛、法、僧乃至一切眾生,心量是不一樣的。前者是受格,我接受別人給我的。佛教供養三寶是在我的能力、在我願心的昇華,我願意供養一切眾生。

佛法是一種生命教育、生活的體驗,即使你不是佛教徒,可是你有佛教徒的心意。比爾蓋茲是全球首富,他的家產幾乎裸捐,而且還呼籲世界各地的企業家,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比爾蓋茲不是佛教徒,但在我們心目當中他已經是人間菩薩了。皈依是一個入門,但是皈依之後你如何跟三寶是相應的?

我剛才所舉例的這些,大家有疑問可以提出來討論,或者你有其他的困惑,都可以藉這個機會提出。從台灣來到德國,真的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大家要能夠珍惜把握。如果沒有問題,我讓大家休息二十分鐘,如果你覺得三寶是世間的明燈,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在我們以後聽經聞法,長養慈悲、智慧有很多的幫助,而且又不要入會費,更重要是說就算你已經皈依,以前皈依是某某榮董拉幫結派,不小心被拉進去,也不知甚麼是三寶,不是吃飽、喝飽、199吃飽飽,現在明白原來佛、法、僧三寶是如此的珍貴,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生不向今生渡,更待何時渡此生?也以這個來跟大家共同勉勵。

我們三點鐘有簡單的皈依儀式,後面有報名表格,會現場幫你取一個法號。待會我念一遍,你們跟著念一遍,誓願奉行,皈依佛法的誓言。謝謝大家!

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