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jpg  

2018感恩之旅與賴索托院童的接心時間(七)
題目:生氣過後……
時間:107、12、13
地點:高雄信徹禪寺

大家吃早餐聽師父跟你們講個故事。你們在ACC這個家庭裡面難免跟這個合、跟那個不合,跟這個吵架、跟那個拌嘴。當然一方面是我們的脾氣、習性,一方面是人跟人的緣分相不相應。

 

有兩個很要好的朋友,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好到連內衣褲都可以共穿。有一天因為一件事情某甲跟某乙吵翻天,某甲打了某乙,某乙心裡面很難過,一個人跑到海邊去哭泣,哭完後他在沙灘上用樹枝將某甲怎麼欺負他,清清楚楚、詳細的寫在沙灘上。

 

過了幾天這兩個人又好起來了,某甲也覺得自己行為有些魯莽,不該動手打人,跟某乙道歉,也買了東西給某乙,又恢復以前的友好關係。那天下午某乙就用刻刀在石頭上雕刻寫字,某甲很好奇問某乙:你這麼認真在寫甚麼?這麼用功?

某乙說:我要記載我們這一輩子的友誼,你對我的好。某甲聽了之後很慚愧,又很納悶為什麼某乙記載事情的方式不一樣?某乙說:你曾經無心的傷害我,雖然不是故意的,值得原諒,但是我有感覺、我有情緒,我需要適時地宣洩,所以我就把那天不愉快的事情記在沙灘上,浪花一來一回,沙灘的字就沖掉了,代表某乙的心胸沒有記恨、記仇,但是他要用個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感受。今天為什麼他要用雕刻在石頭上來紀念?因為他認為好的事情是要記一輩子的,就是萬古流芳。

 2.jpg  

生命的咀嚼與反省
師父說這個故事的用意是甚麼?你們來自不同部落,各自的家庭背景、過去生的習氣,有時候吵架拌嘴,甚至動手,在大人的世界都可以理解,但是希望你們把吵架這件事情可以建構到「君子動口不動手。」

華人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過去生的緣分讓我們集結在這個大家庭成長學習,這是一種緣份。所以大家應該要好好的珍惜。珍惜這份緣份,珍惜我們的福報。要認真、要用心,不要讓我們的緣分和福報像斷線的風箏,再也飄不起來。所以星雲大師也說「不要把生氣帶到床上,不要把記恨留到明天。」也就是一覺睡醒,甚麼都忘了,一笑泯恩仇啊。

心經裡面講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古德華語也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可見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一個人若是心無罣礙,便能隨緣放曠,自由自在。

 

也許我們偶爾的拌嘴吵架,但是不要把瞋恨放在心裡面。透過佛法的教育,我們要學習「自覺」。「自覺」的定義是我們要成長,要明白「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從錯誤當中也可以開發明白的價值。所以錯誤本身沒有絕對的好跟不好,但是因為這件事情讓我們了然於心,大徹大悟。它也像一面鏡子一樣,讓我們懂得去整理內心的煩惱、雜染。「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不是為了生氣而來的,不是因為嗔恨而來。

 2.jpg  

珍惜好因好緣 勝於事後懺悔
我們這個ACC的大家庭一團25個,一個都不能少。師父希望你們快快樂樂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把五十幾天來帶著喜悅、感動,帶著成長的活頁夾,你們說會想念游爸爸對你們的好,這五十幾天來也有很多人對你們好,只是好的方式你能不能接受而已。

 

提供我們食物、給我們好環境、讚美我們、對我們打氣加油的人,當然是對我們好。可是有另外一種人他必需板起臉孔來糾正我們的錯誤,他必需一絲不苟的做生活的要求,就像和尚爸爸,一樣會對我們生氣,那是「愛之深、責之切。」

 

如果你們不是ACC的孩子,他可以對你客客氣氣,正因為你們都是國家未來主人翁,這一棵樹苗種在ACC的大家庭裡面,你們的無明、煩惱草增長了,要幫你們修剪,生命的荒蕪要幫你們扶正,甚至要用戒律來規範你們的行為。

 

所以你們每天做早課回向完之後有五戒的宣誓,就是不斷的要提醒自己:我有做得很徹底嗎?還是把它當作一種精神標語、作業的流程而已呢?所以師父剛才講的另外這一種人苦口婆心做要求、做規範。

 

「心肝寶貝」這首歌是已故的歌星鳳飛飛所唱,地米在舞台上如實的詮釋人物的情感。但是「心肝寶貝」不是只有呵護疼惜,是要讓他的寶貝真的成為「真正的寶貝」,而不是只有寶裡寶氣、替你闖禍擦屁股。

佛法的教育在於「解行並重」、「知行合一」。你知道了,你就要去奉行,而不是陽奉陰違,因為所有的學習都會回饋在自己的身上。好比你放縱口腹之慾,很喜歡吃很多的刺激,辣椒、番茄醬它就會回饋到你的腸胃。你照顧好了你的身口意,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它就會回饋到你的品德涵養。所以不要以為自己所做的跟自己無關,這就是

生命的影響性,業力行為模式。

 1.jpg  

你們在院區有很多的規矩、規範,你要慢慢的去深思、去理解、去奉行,這些規範在你長大之後也會影響你們的一生。

 

三十年前師父學佛、出家修行。在戒壇裡面有時候是要合掌一個鐘頭的,有一些糾察師父對於走路這件事情要求必需「立如松」,因此一本課本頂在頭頂上,讓你在走路的時候除了照顧威儀,也要求課本不能掉下來,當然這不是訓練模特兒走秀,但是三十年前這些戒壇的規矩就影響出家法師他的言行舉止,和觀念行為。

 

所以哪怕當你們18、20歲離開這個ACC大家庭,你回想起來可能會懷念以前四點半起床、五點做早課的場景,很懷念有教練要求我們練功夫,感恩之旅有生活老師嚴格督促我們的生活作息。

 

昨天師父講的「人生難買早知道。」那時候的「早知道」是帶著很多愧疚和遺憾。師父希望這份愧疚遺憾不要在你們踏進社會,犯錯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用心的吃飯,認真的學習。吃飽了沒? 好,吃飽了我們結齋。

7.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