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jpg  

一個木工的故事

東南亞感恩之旅 與馬拉威ACC院童的一席話(二十六)2017.7.29

地點: 馬來西亞  大慈寺

大家慢慢吃,我們十二點半出門,還有十幾分鐘。心情保持平靜,師父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說個故事。

有一個木工,跟著一個老闆,工作了二十幾年,木工師傅觀念不是很好,就是會抱怨、會嘮叨,等到他要退休的時候,老闆就說:這是你這一輩子在我這裡工作,最後做的一棟房子,希望你能夠作為你的告別之作,好好用心完成。這個木工師傅一樣一邊做一邊抱怨,該有的細節、該做的門面,還是拉里拉雜,做得不細膩,終於這個房子蓋了八個月,蓋好了,他就請老闆來驗收,老闆看著他,握著他的手說:我很感謝你這麼多年來,對公司的付出努力,我也沒甚麼好贈送的,這棟房子就送給你。

木工師傅聽了之後淚流滿面,可是他也很懊惱後悔,他不知道這棟房子是蓋給自己的,所以蓋得一蹋糊塗。師父這個故事是在說早上珮嘉老師也尊重你們的方式,還是讓你們稍作休息,十點才開始三時繫念的演練。

你的心裡面是甚麼樣的態度、想法?是覺得反正沒辦法,就按表操課,是因為和尚爸爸在那邊我們一直配合練習,但是如果同樣的情節,你們有沒有從另外角度想過?如果這場三時繫念法會是迴向給我在天庭的爸爸媽媽,你會用功,你會認真唱誦嗎?有院童說喜歡聽師父說故事,因為故事裡面可以想很多深層的道理,剛剛我舉的這個例子,說穿了任何事情都是為自己而做,都在累積你這一輩子的慣性跟內容。

如果你的慣性是敷衍了事、馬馬虎虎,用應酬的心態來走流程,那你這輩子的人生際遇不會遇到貴人,那是物以類聚的原理,一樣,不管你佛堂合掌、唱誦,都很認真、很用心,這個才是佛教所講的「人有誠心,佛有感應。」

1.jpg  

早上師父說過這是我們在棉蘭唯一的一場三時繫念,你有想念過你的生父、生母嗎?那麼這一場三時繫念就是告慰他們在天之靈,透過這個佛事,讓諸佛菩薩與他們連結。因為你的表現、你的信仰,讓父母親的在天之靈感到安心,就像剛剛講的木工的故事一樣,最後這棟房子是你自己要住的,自己要用的。

一直以來,大人都以一種尊重、理解、將心比心的角度來思考,包括練唱要上課,重點是你有沒有尊重你自己的承諾?如果你的根基不穩,唱誦沒有用心,發音不標準,你想你與和尚爸爸共同成就的這場三時繫念,就會利益人天嗎?當然不會。

3.jpg  

剛剛我在樓上聽你們彩排,有的音階都唱不上去了,我也在想是不是這幾天你們吃得太多,身體開始發出警訊?昨天有人拉肚子了。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但是「禍從口出、病從口入。」飲食這個環節不只在清不清潔、衛不衛生而已,而是你吃東西是否健康、營養,還是你只注重自己的口感和習慣?昨天我們還在胡志明市住的飯店,師父看那一盤薯條不到三分鐘秒殺,銷售一空,可能沒有吃到的人很遺憾,師父覺得沒有吃到的人「好家在」。因為沒有吃那些垃圾食物。

師父曾經告訴你們的,你不喜歡的食物不見得沒有營養,相對的,你一直吃一直吃,就算它有營養,過多了也是一種負擔。身體健康是你的,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修行各人了!等到病痛了、拉肚子,大人帶你出門看病是小事一樁,重點是要為你自己的生病、不舒服付出代價,值得嗎?

有院童問師父,為什麼晚上不吃,師父說過了,在大慈寺我可以選擇的時空,讓腸胃淨一淨,不要有太多的負擔。好比一天到晚忙工作,訓練,沒有適當的休息,你們會不會覺得很疲憊、受不了?一樣的,三餐定時定量,不要過多的物質追求,這幾天你們在越南得到不少的零食、玩具、衣服、手錶、鞋子、帽子,師父一樣都沒有,我既不羨慕,也覺得那本來就是屬於你們的東西,但是你得到這些的東西,除了要學習感恩之外,也要學習分享,不要一昧的去享受、一昧的去佔有,在台灣進行感恩之旅,我們都是把多餘的餅乾分享給需要的家庭,弱勢的小朋友。

想想,我們自己何德何能?要不是ACC這個大家庭,和尚爸爸的慈心悲願,我們能夠擁有這樣的物質享受嗎?佛門講說:如果人的福份就像一杯水,這一杯水

適時的流向人們的不幸,讓他們能夠分享佛菩薩的加被,老天爺的眷顧。不是有一首歌《分享》這樣寫著:與你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不是為了得,而要捨。當自己奉行慈悲喜捨的不二法門,你有心安理得的愉悅,便能體會了施比受更有福的層次。

下午我們要去上音樂課,還沒吃飽的慢慢吃,我們結齋。

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