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週記(四四七)重回西馬的懷抱 104.11.21
從雪蘭莪州大慈寺到新加坡ACC都是法務唱誦,今年暑假帶著賴索托院童進行「行願非洲.感恩之旅」,承蒙如來講堂住持 覺哲法師慈悲,代替信眾請轉法輪,繼而促成了繞道西馬;為新山信眾初轉法輪的因緣。感謝新山ACC會所美嬌師姐的護送,主任莊世明居士的食宿安排,並且再專車送我到如來講堂主講:「幸福!從佛法開始…」;總算回到自己的老本行。弘揚佛法本在僧,是自己隨緣放曠、恆順眾生的自在修行,故珍惜且感恩這個講座平台,分享自己對「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真締!
來過幾次新山,總是因拜會或進行感恩之旅,可謂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這意外的講座除了與當地的信眾結此法緣,同時重新認識新山這個效仿大陸深圳模式,造就許多新加坡工作卻在新山消費的有利條件與未來發展!它雖無新加坡美輪美奐的市容,倒也綠蔭參天、草木扶疏,並且吃素環境相當普遍,三步一小家、五步一大家,可見:福地要有福人居。正因為新山做為新加坡的轉運站,人文素質、綠素環保各方面,都具有指標性的功能!又有國內機場做為觀光的橋樑和經濟價值,算是西馬不容忽視的「潛力股」。
四度來到如來講堂,覺哲法師對ACC的護持從院童途經新山或新加坡,一定會來「朝聖」感念她「大慈大悲憫眾生」的胸懷,不管當做驛站用餐或參訪行程,如來講堂促成當地助養父母與院童的相見歡。而法師正知灼見、福報深厚,及十方大眾的力量將在新山某處興建「文殊院」,以文教授課、佛學講座乃至才藝班,作為信眾的精神堡壘和信仰提昇的環境。我樂見其成、隨喜讚嘆,並且祝福如來講堂法務興隆,道業增上,所有緇素二眾:晝吉祥、夜吉祥;二六時中恆吉祥!
大慈寺的幾位法師由夏太開車,在吉隆坡機場接了我之後便驅車前往檳城參訪。途中載了露西成為此次弘法行程最輕鬆的自由行,因為每次來大慈不是過年拜會、水陸法會、感恩之旅;幾乎都沒有歇下腳步。承蒙 滿緣法師慈悲囑咐夏太偕同露西帶領我們到檳城古都走走,這偷得浮生半日閒算是百千萬劫難遭遇、人生無處不感恩。在2008年七月七日檳城與馬六甲曾經雙雙登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世界文化遺產(World Heritage Site)清單。同時也是馬來西亞檳城首席部長(即州政府最高行政長官)從那時起一直由華人擔任至今,「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獨特文化。
我們在露西的安排下,安單在據說有一百三十八年歷史的仁愛堂中藥舖改裝的民宿,雖是古老建築毫無電梯,但老闆娘親切待人、笑容可掬,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受!還主動引領我們到鄰近的印度素食餐館用餐,閒逛了有名的印度街,濃濃的異國風味,領略了檳城兼容並蓄的異鄉文化。隔天分別深入當地的街景包括龍山堂雕樑畫棟的建築特色,了解「大伯公」的民俗信仰。當然另一處車程半個鐘頭的極樂寺,也是我們不容錯過的參訪景點。樓高7層的萬佛塔分別採納了中國、泰國和緬甸寺廟的設計,綜合了三國寺廟的建築風格。2002年一座30.2公尺高的觀音銅像,成為當地信仰的另一道風景線!重回西馬我看見不同的文化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