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六六二)舊回憶新感覺 話我家鄉 108.12.21

三十幾年前歌手齊豫一曲《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唱紅了當年青年遊子的心情,有羈世不恭的堅持和叛逆,流浪或許無奈、也能習慣;但心中的故鄉永遠在生命底層擺盪……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都說出家:處處無家處處家,那是修行的豁達與自在,精神上的無所住心。然而,故鄉就像孕育誕生的地方,是籍貫的所在地,更是陪伴自己成長的印記!想起了古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相似體驗。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驀然回首,當年過半沒有行色匆匆的探索,隨著體力的漸走下坡,才有「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的發現。對於"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共同經驗之外,還有一種: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陌生感!世俗人有一種說法叫做「衣錦還鄉」、「榮歸故里」,而我一介雲水僧,既無功成名就的事業,亦無光宗耀祖的名聲,但對瓜熟落的鄉土情懷;還是有些許舊回憶新感覺!

北門車站 成長記憶

今年南部北上的途中,經過了自己的出生地──嘉義(舊名諸羅山)也是嘉慶君遊台灣的其中一站。打從有記憶以來,我便是在北門車站附近成長,從小一到國三整整九年的光陰,像是一本酸甜苦辣的活頁夾。木造房子夏熱冬冷,只有老舊電扇不時喀喀作響;安撫全家的燥氣。誠如以前童年耳熟能詳的歌曲:「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家的功能不在大小,而是溫馨,快樂指數不在物質,而是知足;驀然回首發現認為自己的童年其實過得很充實。

下午放學蒸汽聲響,就知道奮起湖的火車即將抵達北門車站。因此晚上媽媽一定會買兩把我喜歡吃奮起湖特產龍鬚菜,正在發育的時候可以一口氣吃三碗飯。記得當時年紀小的時代,沒有手機的"定身術",擁有更多的玻璃彈珠、跳繩、風箏、橡皮筋等時下兒童所沒有的歡樂!鄰居之間互相照應打氣,遠房親戚經常走動來往,這些關懷的"芬多精"其實在塑造培養一個人的正向能量。而我何其有幸活在單純的年代、人情味濃厚的嘉義;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從歌仔戲、布袋戲、二手電影院,隨著文化潮流改變了娛樂方式。當隨年齡成長也開始哼唱民歌、收看港劇,這些曾經"動武林、驚動萬教"的台灣盛事,讓民眾唱自己的歌,欣賞別人的文化,不同的視窗邁向了多元學習的發展了。「十大建設」全民拚經濟,政府重視地方與交通的便利,成為四小龍之首,慢慢地福爾摩沙、蓬萊仙島的美譽;不脛而走。

彌陀寺岸 另一緣起

嘉義的八景之一「彌陀寺」,是小六畢業典禮前的旅遊景點,八掌溪上的吊橋雖然早已不復存在,但要搖搖晃晃的驚喜依然在記憶當中迴響!後來讀高一時媽媽用省吃儉用的貸款,買下生平第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地理位置就在彌陀寺的對岸,過了軍暉橋便隸屬嘉義縣中埔鄉。或許因為地緣之便,彌陀寺成為「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精神寄託。

唐朝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流傳千年,我住在彌陀寺的對岸雖沒有"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清明,倒也有晨鐘暮鼓、古月照今塵的另一種收穫!如果說出家是延續上輩子的緣份,而我近水樓台先得月;彌陀寺成為自己長養善根的心靈花園。

但真正學佛的啟蒙卻是嘉義市有百年歷史的圓福寺,一場無心插柳柳成蔭的陪伴,騎機車載阿姨去聞法;輾轉相續成就自己的學佛路。從三天講座、觀音佛七、到共修法會,直覺這些因緣條件都是菩薩的示現,宛如當初悉達多太子遊歷老、病、死城的鋪,看到無常迅速。終能以六年苦行為基礎、四十九天的冥想靜坐點燃智慧的光芒;而終於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生命的搖籃 破繭的蝴蝶

這一生除了父母、師長、同參道友之外,故鄉無疑是孕育自己的搖籃,而我就像當初小小的毛毛蟲,啃食、吸收環境提供給生命的養份,直到完成高中學歷、服役當兵、社會工作、學佛出家……。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最後邁向自我的覺醒和突破,亦如蠶寶寶吃桑葉、吐絲的過程,等待的是作繭自縛、破蛹而出的那一天;成為真正的蛾或蝴蝶。然後用盡全部的力量展翅高飛、迎向未來!

如今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乘載生命記憶的故鄉,真讓人有無限的感嘆!也許佛法說的對:「諸行無常,是生滅法」。能夠讓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的器世間,永遠停格在時光隧道嗎?電影「胭脂扣」梅艷芳所飾演的如花,53年後,已成鬼魂的她,在陰間久等情郎不見,遂回陽間尋訪,可是時代變遷,周遭情景依然,人事已非……

我們的阿賴耶識負責儲存記憶,卻沒有經常更新下載,致使滿腦子都是以往的畫面和印象!這一趟尋根之旅,沿著北門車站到玉山旅社,從柏油路面到水泥磚牆,企圖拼湊當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樹,在夜晚水銀燈下看金龜子的翩翩起舞,中老年人手拿蒲扇換來仲夏的清涼。而下雨天會穿雨衣、雨鞋權充"科學小飛俠",哪怕不感冒還有請病假不用上課的充分理由!這些點點滴滴的過往,恍如昨日!

思想起 舊回憶

記憶中的玉女歌手劉溪也是出家後的道融法師,曾經唱過「小時候」的歌曲,倒是頗契合我心:小時候我盼望著,傍晚時候刮著風; 拉緊風箏,隨它飄上天。小時候我盼望著,暑假時候河水涼; 盡情玩水,還有魚和蝦。長大時,溜走歡笑、溜走童年、我變了, 星夜在昏睡中去了。成熟了却也世故了,不再想做遊俠, 曾想穿新鞋、如今有新鞋、却失落了童年……

生命如果是一首旋律,總有起承轉合的開始,它乘載太多感情的元素,在人、事、時、物的組合當中,串起又散落。家鄉,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懷念"成為連接詞,銜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歷史長河。如今舊地重遊竟有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沉思與收穫!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