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週記(二十二)尋覓內心的桃花源                96.8.6

    喜歡獨處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早晚課誦、打坐參禪、讀書看報、散步跑香……都成為獨處時沉醉其中的樂趣!

    想起釋迦牟尼佛的佛號意涵即是能仁、寂默,透過沉澱與思維幫助自己,釐清思緒,觀照心念;長養「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仁愛之心。或許見賢思齊終能薰陶更柔軟而細緻的心地,但更重要的是出家修行開始找尋方法、用上功夫,開發內在安定力量與核心價值。

    當「心念不空過」,不斷地在生活上培養正見、正思惟,隨煩惱就能慢慢的調伏,「能滅諸有苦」當然化為生命的喜悅而展轉增勝!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比方說:當我們在一處勝景看著夕陽西下,晚霞滿天;在歌詠大自然的美景,卻難免會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喟嘆。失意者觸景傷情,生病人來日不多,年老者時不我予,喪親家屬憑添感傷。是曾經歡歌笑語如今「景物依舊,人事已非」?或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觸發更深切的自責和焦慮?

    未學佛的我也經常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把憂鬱幻想成淒美的海市蜃樓,夢幻不實卻沉溺其中。情緒如潮汐般起起落落,長輩往往以「吃飽太閑」給予當頭棒喝。由於率性、僵化、固執,被自己自以為是的習性葛藤緊緊束縛,就像年輕人喜歡點播的歌曲——「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直到出家之後慢慢地調整觀念,人生的視野寬廣,生命的價值多元;甚至在「諸行無常」的真理當中,印證「諸法無我」的真實性,驀然回首來時路,原來最難讀懂的是自己的心。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大乘集菩薩學論》以譬喻說明心的虛妄與攀緣性。佛言:

      迦葉波!是心如幻遍計不實,由所取故,種種得生。

     心如虛空為諸煩惱及隨煩惱客塵所覆;心如河流生滅不住;

     心如燈光因緣所起;心如擊電剎那不住;心如惡友能生諸苦;

     心如漁師苦為樂想;心如鬼魅作諸嬈惱;心如藥叉伺噉精氣;

     心如狂賊壞諸善根;心如燈蛾常眄其色;心如鼙鼓唯警鬥戰;

     心如婢僕貪嗜殘味;是心如蠅觸羶膩器,

     是心如豬於不淨中謂為香潔。佛言:

     迦葉波!求是心者了不可得,由不可得故無所得,

     於過現未來皆不可得,則能超越三世有非有等。

    (大正三二‧一二二上)

    原來我們生活在紅塵世間,之所以會有憂悲苦惱,是來自自己迷惑於世間的假象,執取於因緣生、因緣滅的萬事萬物,主觀的執取欠缺客觀的分析,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追逐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因惑造業、因業受苦。故《四二十二章經》:

    佛言: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

   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31  

    當中的「色」是泛指世界ㄧ切有形有相,所有令我們迷惑、生貪的物質感官的「致命吸引力」。必須證得阿羅漢果的聖者斷見、思二惑,才不會對境生迷,意念通達不生、不滅的涅槃(煩惱止息),徹徹底底不再生死輪迴,乃可信汝意。

    因此回歸前面的主題,為何看景本是為了賞心悅目、親近自然,卻因「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增添無謂的傷感?夕陽銜接黃昏是必然的過程,是無常的展現。從另ㄧ個角度思考,夕陽也在「常態」運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並沒有為誰而改變!就像禪宗「風動」?「旛動」?的公案,原來是仁者「心動」,成為爭執不休的開端,煩惱惑業的源頭。或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是每一眾生都可能會犯的毛病與習氣而不覺吧!

    從前的我喜歡嚮往山水,坐擁叢林,甚至天真的想法;如果哪一天出家那一定是「青燈古佛,了此殘生」,唯有離群索居那才是修行的真諦。年少無知一直向外追求,尋覓屬於自己內心的桃花源;

    當然錯誤的認知,幸好事與願違,才不至於離道太遠。在《佛遺教經》中佛陀曾經開導:

    汝等比丘,欲求寂靜無為安樂,當離憒鬧,獨處閒居。

    靜處之人,帝釋諸天所共敬重。

    佛陀的意思是希望出家人遠離愦鬧,時時保持內心的清明寂靜屏除外緣,才能有無欲則剛的體驗和成長,更是諸天帝釋所敬重、護持。但這不意味著修道是離群索居,不食人間煙火;相反的,菩薩道的精神「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此一「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的空性慧、大悲心,亙古貫今、前後輝映!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每每憶起古德法語:「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便有莫名的感動與體悟!不管出家、在家安頓身心,活在當下是很重要的事情。佛是什麼?「覺」即知即行,而佛是無上正等正覺的集大成者,開悟之後的世界,行住坐臥、揚眉瞬目,無一不是佛法;無一不是修行。佛法深嗎?錯在謬解佛法。修行難嗎?迷在「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慶幸仗佛光明,菩薩護佑,讓我找到自家寶藏,本地風光;尋覓多年的桃花源,燦爛繽紛、恬淡優雅。或許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正是此時此刻的生活品味!

    晚飯過後,我悠閒散步於三峽薇多綠雅社區,黃昏依然美麗,夕陽西下、倦鳥歸巢,不禁想《觀無量壽經》佛告韋提希:

 

汝及眾生,應當專心繫念一處,想於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眾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為日想,名曰初觀。

42.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48.jpg 49.jpg 50.jpg 51.jpg   

     因此我在思惟:《觀無量壽經》是淨土三經其中之一,佛陀教導韋提希夫人如何透過十六種觀想,升起對西方極樂世界的清晰輪廓。初觀日落西山有著令心堅住的光明定性!而薄地凡夫對於「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只有無限感嘆、觸景傷情;可見「尋常一般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所以佛法的思維帶給我們修行的受用與美好,桃花源不在他方,而在每一個覺性的方寸之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