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週記(二十八)牽掛                       96.9.17

  「數著片片的楓葉,我離開了你;卻把層層的相思我留給了你,牽掛的是紅著眼的你,放心不下也是孤獨的你。」早些年的民歌對情感的表達十分含蓄,卻也道盡世間男女的纏綿與牽掛。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11.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10.jpg  

    父母對子女出自血濃於水的關懷,「愛之深,責之切」的本性,常常讓孩子無法解讀背後的實質,經常與父母的要求反向行走,頂撞等等異常的行為,總是為子擔心、為女憂。從倚門盼望、坐立難安,整個心思都在孩子的身上,那份望穿秋水的焦慮感,有時不禁令人無限感嘆與同情!

    或許「手抱嬰兒方知父母恩」的同理心,成長的歲月我們從對子女的責任,一直延伸到習以為常的慣性,它成為生命的烙印;該放下的總是沒放下,操心成「牽掛」一輩子的甜蜜負擔!

 0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19.jpg 20.jpg  

為家人至親操心,是緣分、是責任;更是發自內心的關懷。甚至人不在了,離開世間卻也牽掛他到另一個世界過得好嗎?會不會挨餓受凍?有沒有伴,他為什麼沒有到夢中與我說說話、見見面?牽掛成為永遠的包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迷茫的人就像驢推磨一般,不斷的在原地打轉輪迴。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也有人說:「說者似悟,對境生迷」;到底生命的能量是收錄些什麼東西,端視自己學習觀照的功夫。

    「千家一缽飯,孤僧萬里遊。」想著古代高僧一雙笀鞋行腳參學,達摩祖師一葦渡江何等瀟灑、自在,正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道盡修行解脫的真諦,在於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心無罣礙的實參實證。

 21.jpg 22.jpg 23.jpg 24.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0.jpg  

    當自己靜坐獨處,我也會思維:如果天災人禍,業報來臨的那一刻,我到底還有什麼放不下?既然「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臨終那一念我牽掛父母、師長?同參道友?或者身外之物,如夢幻泡影的有為法呢?每每想起了金碧峰禪師只為一個喜愛的缽,就算禪定功夫了得,也不免被小鬼擊缽拘魂,終於頓悟把最後這一念的繫縛物打破,並說了一偈:「若人要拿金碧峰,除非鎖鏈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

    禪師終於修到:「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境界,讓人不禁由衷讚嘆歡喜!可見生死大事,並非紙上談兵,而是面對外在種種善惡順逆境上的考驗,真能「八風(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而不是蘇東坡居士被佛印禪師的一屁打過江。

    我自認自己是薄地凡夫,對境生迷也時常有之,期許「不怕念頭起,只怕覺照遲」。讓生命對世間塵勞、五欲枷鎖的牽掛,隨著出家的體驗,頓悟漸修,感謝因緣的示現,參解「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真實義。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6.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