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二九一)行腳非洲  愛與希望……(中)    101.10.27

    正知灼見  以心印心

    慧禮法師與我們在南非會合,他一下飛機沒有時差的問題、轉機困頓的不適,從曾經創建南非第一座規模雄偉的南華寺出發,我們十三人「相約史瓦濟蘭」,車分三部、兵分三路;浩浩蕩蕩赴前程!

    或許您不相信一手帶領ACC的發起人,出家三十幾年的大和尚,經常是「校長兼撞鐘」,和尚親自開車載我與開樂法師、拿督,原本六、七個鐘頭的里程數,他卻以「臺灣高鐵」的速度,四個鐘頭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除了佩服「老神在在」的熟練技術,每年馬拉威、賴索托、史瓦濟蘭加上目前動工的莫三比克、籌備中的納米比亞,穿梭在高速公路、轉乘於國際之間,孑然一身的背影讓人不忍、不捨。

DSCN7726.jpg DSCN7646.jpg DSCN7657.jpg DSCN7694.jpg DSCN7737.jpg

DSCN7774.jpg DSCN7778.jpg DSCN7803.jpg DSCN7884.jpg DSCN7885.jpg  

    年近六十憑藉「法傳非洲」、乘願再來的大愛和悲心,雲水生涯「處處無家處處家」,他自己曾以「月亮當太陽、下雨當沖涼」來自我安慰調侃,而這箇中滋味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管自古英雄多寂寞,或者「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的豪情壯志,他這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擔當與勇氣,尊稱為現代版的地藏王菩薩,一點也不為過!愛灑非洲、紹龍佛種,讓新一代的非洲人保留部落傳統文化,兼具吸收佛法的智慧養分,培養國際觀的視野、建立地球村「四海一家」的觀念;顯現出慧禮法師教育的睿智和格局!

    誠如拿督所言,有人同情慧禮法師的處境而捐錢,有人可憐他的「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傻勁而佈施;其實是錯誤的知見。慧禮法師的崇高、偉大是值得尊敬與護持,絕不是同情和悲憫!慧禮法師也曾公開表明:我們要感謝這些院童的示現讓我們有法傳非洲的因緣,弘揚中國文化的機會,我們只是應運時空背景,把握因緣時節;應該用緣起空性的智慧來思維看待。一僧一俗有著「英雄惜英雄」的相應,以及護法衛教、捨我其誰的氣度與悲智;在歷史的今天攜手共創美好未來……。

    清淨清境  瓦國之美

    來到史瓦濟蘭已是下午兩點左右,和尚為了怕吃了便當容易昏沉,一鼓作氣用四個小時時間,體驗「技術不思議,時效無障礙」的神足通。我是一路「睡睡平安」,而拿督坐在駕駛座旁邊陪和尚閒聊,這一生難得有福報坐上和尚開的車,只有開樂法師在半路上先吃便當;其他三人都是到ACC之後才用餐。

    丘陵起伏有致、綠草如織如蔭,史瓦濟蘭素有「小瑞士」之稱的美譽,而我深覺它倒與臺灣的清境農場有幾分相似!新鮮空氣、明亮天色,心情也隨著這裡的美景而沉澱、淨化,不只是呼吸變輕柔了,走在院區四處眺望都會以為宛如人間淨土、世外桃源。因應這裡的地形地貌,和尚為男孩取名清字開頭,象徵「清泰故鄉」極樂世界,女生則以淨字開頭,意喻「淨居國土」;把物我合一融入在宇宙之間。

    等到所有的成員到齊,和尚帶領大家巡視整個院區的工程進度,看看三合院小朋友乾淨整潔的寮房宿舍,佛堂、齋堂……暢談設計的理念,從第一間馬拉威開始,累積辦學的經驗和興建的缺失;做為史瓦濟蘭改進的參考。因此護法團聆聽和尚的說明,集資大眾善款,由拿督方友銓大德代表當場承諾認捐三間孤兒房,在夕陽餘暉中為ACC的院童帶來「愛與希望」!

    生活教育  種族融合

    清晨四點半院童起床梳洗,約五點先到佛堂者靜坐、默念佛號,等到全部到齊,護法團一同跟著做早課。從大悲懺、心經、讚佛偈、供養偈、結齋偈。小朋友幾乎都不用課誦本,讓護法團驚嘆不已。和尚重視生活教育,強調院童的道德涵養,就連過堂吃飯也要三供養之後,發心立願「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在史瓦濟蘭的小朋友雖然有褓姆的照料,但上下學由於院區的學校還在申請階段,因此一到四年級的學生都要徒步二十分鐘才能到學校就學。路況不算良好,但「大手拉小手,快樂向前走」的模樣;會發覺ACC的院童好幸福。或許他們失去了父母、沒了依靠,是慧禮法師集十方善緣,成就他們免於流離失所、孤苦無依的命運!甚至可以比照正常家庭的孩子接受完整教育,穿戴漂亮整潔的衣服去上學。

    中國人說:「吃苦的孩子早當家」,真是一點都不錯。放學後他們要在草坪上,練武健身,同時依據教練的要求,動作一致、不得馬虎。基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的道統思想,學生們不敢混水摸魚,挨了教練的打也要乖乖把動作做標準。在這家庭裡,大的會幫忙照顧小的,或許是一種同理心,像是親同手足;更有佛門的道情法愛,在ACC的院區蔓延、擴散……。

    史瓦濟蘭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加上來自臺灣義工學有專精、分工合作,會發現院長凝聚這份革命情感,只有溝通沒有隔閡、只有發心沒有排名;來到院區大家成為菩薩的千手千眼,共同孕育孩子們的未來!自家耕作的蔬菜是義工的驕傲,結合師姐們的精湛手藝,轉移時空著眼睛吃飯,或許還以為這是臺灣的口味,是發心的義工讓ACC水乳交融成為另一個「國際村」。

    天涼屋暖  人情好美

    這裡早晚偏涼,太陽底下不覺冷,但只要離開太陽公公的保護傘,還真會成為「快閃族」,躲進木造房屋就會覺得暖意上心頭。一方面可能是建材冬暖夏涼的特色,其次與寮房方向有關。男生住的義工寮離行政區稍遠些,但夜晚打開手電筒沿著山路回家,彷彿童年提燈籠樂趣,三步併兩步的浪漫。

    淑螢院長為了協助賴索托院童今年在臺灣進行感恩之旅的活動,親自設計舞蹈與選曲,她與我們一路風塵僕僕再驅車前往賴索托ACC。我不禁思維:

是什麼力量「讓愛飄洋過海」?讓許許多多的職義工,願意離鄉背井,來照顧這群沒有血緣關係、素昧平生的孩子?既不是為了薪水待遇,也不是揚名立萬,只能說是「法傳非洲」讓大家建構慈悲與智慧的平臺、彼此相聚!

DSCN7891.jpg DSCN7897.jpg DSCN7919.jpg DSCN7925.jpg DSCN7930.jpg

DSCN7957.jpg DSCN7982.jpg DSCN7998.jpg DSCN7999.jpg IMG_374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