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二九二)行腳非洲  愛與希望……(下)    101.11.3

    披星戴月  奇妙旅程

    從史瓦濟蘭到賴索托大約八百多公里的距離,幾乎是繞行臺灣一周的時間,因此考量路況與進入邊境晚上十點的規定,我們九日清晨用過早餐,七點半分別開了三部車準備前往賴索托。和尚仍舊開車並按圖索驥,除了要做領頭羊帶著大家平安抵達,顧及生理需要「給人方便」,所以往往利用加油的機會安排上廁所的時間。同時為了避免路況顛簸,他接受了院長的建議選擇陌生的新路,一面駕車一面看指標;顯得十分費力而辛苦。

    從黃沙漫漫到平坦公路,從陽光普照到星光滿天,從細雨濛濛到冰雹擊車,從多次加油到輪胎破損……。這一場的奇妙旅程不只用「歎未曾有」來形容,應該更貼切的說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和尚的慈悲惟恐大家坐車太久、舟車勞頓,除了午餐他不吃便當,怕容易昏沉的現象,連一杯喝咖啡的驛站都捨不得稍歇;希望可以早點到達,讓大家早點休息。所以只要是平路或高速公路,馬上發揮「臺灣高鐵」的效率,蘇貞昌「衝衝衝」的精神,讓我們再一次體驗「雲霄飛車」的神速。

DSCN8026.jpg DSCN8091.jpg DSCN8093.jpg DSCN8095.jpg DSCN8110.jpg  

DSCN8113.jpg IMG_3749.jpg IMG_4106.jpg IMG_4524.jpg 19.jpg  

    當夕陽西下,我們突然遭受了冰雹的襲擊,也望見天邊無數次的閃電,種種的異相奇景,感覺好像只有電影才會發生的情節都讓我們碰上了。尤其在夜幕低垂,身處廣大無邊的山區,人煙罕至、毫無路燈;加上凹凸不平的路況,著實令人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感。當和尚正準備與當地ACC保持聯絡時,車子的警示燈亮起,原來右後方的輪胎已經破損,黑人駕駛以他熟練的手法很快的換了備胎,打氣之後我們趕緊快馬加鞭。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開不到二十分鐘的路程,車子的警示燈又再度響起,連左後方的輪胎也爆了,成為名符其實的「雙響炮」。最後不得不求助ACC開車來接人,而且和尚讓我們兩部車先入境,等到當地黑人來處理,才在賴索托一同用素齋;對和尚而言是兩餐併一餐「雙效合一、一次完成」!

    這趟「奇妙旅程」,似乎考驗大家對佛法的信心,是否有當年玄奘大師「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方一步生」的勇氣與決心。其實讓我們更敬佩和尚,開車的苦差事自己來,脫困、離苦得樂讓給別人!我們了不起一年來一次,不免對長途跋涉諸多抱怨、訴苦;但對他而言卻視為家常便飯。三個國家開車的時候開車,搭機的時候搭機,既要適應不同的氣候和時差,還得披星戴月、挨飢忍餓,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不知度過多少春秋?遇過多少的逆境和考驗?唯諸佛當知、龍天共鑑,一代高僧總能逢凶化吉、化災呈祥,在於「欲為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的奉獻與悲心!

    播灑愛苗  鶼鰈情深

    相對於馬拉威、史瓦濟蘭,賴索托ACC有它獨特的地理條件,當然也有它的困難度;而限制它的發展。優點在於高海拔空氣新鮮,建築石材渾然天成,古樸自然,加上三合院的建築風格,視野美學與堅固耐用兼而有之。另一方面因賴索托與臺灣沒有邦交,光是簽證費就要臺幣四千元,讓許多觀光客重新評估甚至望而卻步。另外水源不足、氣候影響、油價上漲、罷工事件……等外在因素,致使農作物也水漲船高;加上海拔關係目前是唯一處無法自耕自足的院區。

    呂月霞院長與游國煜居士賢伉儷是三個院區唯一的夫妻檔,很稱職的扮演該院區的凝聚力,早課是游居士負責維那,而院長穿搭幔衣指導院童佛門行儀。其實他們早已是祖字輩的年齡,懷抱宗教情操跟隨和尚一、二十年,在賴索托落成啟用便待在這裡,宛如ACC的土地公、土地婆,護衛失怙的孩童。真正化小愛為大愛,從「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華嚴思想來看,何嘗不是另一種人生的含飴弄孫、享天倫之樂呢!

    快樂天堂  充滿希望

    學校是成長的搖籃,改變命運的妙方,對於院區的孩童受教育而言,我們見證了他們開心學習、認真模樣。課後的追逐與爽朗,背後是有多少十方僧信的成就,「興學濟貧」的核心價值已經在這群前線職、義工的身上,看到了一線的曙光。尤其今年十二月份臺灣的「行願非洲感恩之旅」,就有十七位五到十二歲的孩子,首次踏出國門、遠渡重洋,展現這一年多來的訓練成果,讓助養人看到ACC如何透過佛法的薰陶,讓他們文武雙全、樂觀開朗!

    而小朋友的力爭上游,也的確不負重望。自從滿緣法師帶領東南亞的護法團前仆後繼,展開關懷之旅使得許多助養人的疑慮,一一撥雲見日;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如今透過實際的勘察、了解,更加敬佩和尚行願非洲二十年,這些菩提種子已經開始萌芽、茁壯……。當然「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ACC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要法傳非洲的路程仍舊漫長;誠如和尚經常開示的:「只要有心,繼續堅持下去;永遠不嫌晚!」

    臨行感言  籲請十方

    記得在史瓦濟蘭的時候,一位熱情的義工為我們安排行程,基於禮貌與感謝,我請教她:該如何稱呼?她說她叫欣益。一時之間上演著「當心易遇到欣益」的戲碼,該說是人生無處不相逢?或者有緣千里來相會呢?其實在這個工作團我們彼此都是「本尊」,也同時是前線與後線的「分身」。加上她姓謝,借用「謝心意」的同音字,感謝多年來所有幫助ACC的助養人,您們的信任與發心,是支持「法傳非洲、續佛慧命」的原動力;在未來非洲五十四個國家的教化工作、工程進度,更是「不能沒有你。」

    不管是三十三觀集資造屋──給孩子一個家,「興學濟貧」大悲懺祈福法會,乃至今年十二月即將展開「行願非洲、感恩之旅」的活動,所有ACC的工作團隊再一次籲請社會大眾暨助養人,慈善事業發揮我們的愛心,興學教育才能顯現我們的智慧!期許在大馬護法團的檢視與見證當中,歡迎社會大眾到非洲ACC看看小朋友,這群同具佛心佛性的黑鑽石、黑珍珠……。

14.jpg 20.jpg 22.jpg 23.jpg 24.jpg  

13.jpg 16.jpg 18.jpg 23.jpg 1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