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五四七)中秋前後這些事106.10.7

中秋佳節雖然北部間歇性小雨,烏雲遮蔽了皎潔的月光,卻絲毫未減華人「月圓人團圓」的文化底蘊,在現代忙碌的生活步調呼應著傳統浪漫的節慶!就算「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也傳遞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情懷……。

忙完ACC國際理事會議,邀約副總會長也是新加坡ACC的前會長燕華師姐、台北ACC廖執行長,還有幾位三峽信徒和俗家眷屬一同前往鶯歌東湖山妙音寺,參加中秋素烤聯誼活動。這些年慢慢形成一種「不用說的秘密」和默契,中秋節一定到宗樺法師那邊餐敘賞月,也讓三峽信眾藉此機會「與嫦娥有約」,坐擁山林、親近大自然。而農曆年則必定飛往吉隆坡,與大慈寺的信眾除夕夜「延生普佛」;在倒數計時當中辭歲拜年!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今年十分特別,由於潤六月的關係,中秋夜竟然要排到國曆十月,以往一、二十個法師聯袂山上,如今只剩我一人「打卡」,不過歡樂的氣氛依然不打折。宗樺法師是一位熱情又好客的出家人,以自家拿手的廚藝成為「聞香下馬」,吸引許多識與不識的大德前往妙音寺的秘密武器。我想:天廚妙供、禪悅酥酡,讓葷食者可以大為驚嘆、棄葷從素,令素食者吃得健康、養生無負擔,自然也是功德無量!尤其一顆香瓜幾乎是對半切,她的理由是:對大眾要有供養心;不怕人吃……。對食物原本應該櫻桃小口的比例原則,對於她的註解,也不得不「大大」佩服。

隔天一早搭機飛往沙巴,這些年來利用三個月一次的時間,為沙巴佛教會的信眾續講《成佛之道》。有人問我到馬來西亞有時差、溫差的問題嗎?基本上沒有時差,雖然只有雨季、旱季的區隔,除了大部分戶外登山旅遊,否則華人進出轎車代步,室內冷氣伺候,甚至比台灣夏季動不動就38.39度高溫,馬來西亞還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然而令人頭疼的其實是語言的落差,會讓人如墜五里霧。由於多元種族包括:馬來、華人、印度三大種族,而華人又涵蓋了客家、廣東、福建……,套用英文「混搭」使用,經常是雞同鴨講的多;心開意解的少!

比如:課堂一位師姐好心推薦她們在地的山米、黑米多好吃,我看形狀有點像台灣的糙米,就請教她煮飯「這米要泡水嗎?」,她一臉驚恐急忙解釋:「沒有泡到水,這是種在山邊沒有泡到!」經過旁人翻譯,才明白最近沙巴豪大雨,她誤以為米發霉了。而吳居士賢伉儷我在沙巴的時間都承蒙他們的招待,有次在他家作客,飯菜上桌我們兩人一同吃飯,他喊了一聲「請」,我也很虔誠內心默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等張開眼,奇怪吳居士怎麼不在位子上?原來他是在呼喚的女兒「芩」,我也有只有無語問蒼天…。

6.jpg 7.jpg 8.jpg 10.jpg 9.jpg    

在吉隆坡拜會了慧佑法師,首次到他租賃的道場關心,問他價錢月租多少?他回答「五年死五年生」,我以為在參話頭、提疑情,怎麼房東死了五年,又活了五年怎麼回事呢?原來他是說前五年不漲,後五年可能調漲,我相信台灣人大概想都沒想到的答案,宛如元宵燈謎,百思不得解!

又有一次,與幾位法師用餐突然小販來兜售光碟DVD,一位尼師竟說「明天公司看」,我也納悶為何道場精舍不能播放,一定要跑到別人家的公司看?是公司氣派豪華?設備頂規?或者有冷氣空調?後來經我窮追不捨,好學不倦,才恍然大悟;原來公司共識看(一起買來看的意思)。常常聽得我一頭霧水,對方卻捧大笑,看來華文的領域也是「一中各表」,同是馬來華人不會搭錯線,而我往往像是一群烏鴉從頭上飛過……。

因此,在中秋前後這些年、這些事,也是自己彌足珍貴的回憶。在一輪明月高高掛當中,彷彿看看嫦娥也在啞然失笑,原來出家廣學五,其中的聲明 śabda vidyā:語言、語言學訓詁學、文學等,即語言表達及書寫、著述能力;還是有的提升呢!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