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jpg  

2018感恩之旅與賴索托院童的接心時間(二)
題目:吃飯的藝術 修行的入口
時間:2018.12.1

吃飯,也許在你們以前部落的時候是民生問題,就是怎麼樣吃得飽、不要挨餓、有體力;那是民生最基本的訴求。但是進入了我們ACC的大家庭,吃就不是只有解決民生問題,而是要教導你們吃也是一種修行,你們在院區,法師有告訴你們五堂功課嗎?有嗎?都沒有人回應?法師沒有告訴你們什麼叫做五堂功課嗎?沒有啊?五堂功課就是早課、晚課、早餐、午餐、還有下午一堂,透過溫故知新,把一些比較少唱的這些讚偈練習、用心的回向,就叫五堂功課。所以吃早餐、午餐也可以修行的!

■五觀若明金易化 三心未了水難消
那你說怎麼修行?在佛門裡面,這個齋堂叫做「五觀堂 」一二三四五的"五",觀世觀世音菩薩的"觀",堂是齋堂的"堂"。你踏進這個齋堂要有五種的觀想認知。

例舉如下:
1.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感恩之心。

2.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精進修行,應保持一份慚愧之心。

3.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應保持一份離欲之心。

4.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食物為健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5.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色身可以繼續修行,應保持一份精進之心。

佛寺過堂用齋,領執的人用心處理,照顧大眾健康,接受供養的人應食存五觀,隨緣自在享用,不要挑剔,一切須在辦道上相應。

比方說,你在這個齋堂要坐的正,不可以歪七扭八、不可以翹腳、保持身體的平正。你在吃飯的時候不可以挑肥揀瘦,只是挑你喜歡吃的。不喜歡吃的五十幾天碰也不碰,這個就沒有平等心。倘若有種種分別,就是喜歡你吃的,對你不喜歡吃的就像你的朋友同學一樣,你討厭他,你也不跟他打招呼。所以你看吃飯,是不是跟交朋友一樣,不要有愛憎分明。所以剛剛講的,吃飯就不是只有民生問題。填飽肚子喔!每一個當下我都保持正念,你們常常在舞台說要有慈悲心,要有感恩心。你這一頓飯得來不易啊!

你們來到齋堂,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你有沒有去想,為了你這一餐,廚房的義工媽媽們,她們可能五點就要起來張羅你們的早餐,你們吃飯不過十分鐘、十五分鐘,們要費一個多小時,你可能還在睡覺的時候她就要爬起來了。你有想過嗎?所以你這一餐這個吃那個不吃,義工媽媽看了她煮的沒有人捧場,她會不會傷心難過?會啊!如果你好心端一盤水果給對方吃,他不吃,你覺得你感受是什麼?這叫將心比心。

所以為什麼要學習平等、學習接受、學習包容。也許你們膚色的關係,黑色的東西有的人都不碰、不吃,香菇啦、木耳啦,或者你不熟悉的領域你也不敢嘗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是只有走路,是印證你的所學,學校教的在你的生活當中你有沒有去體證,所以吃飯是一種修行、是一種藝術。剛師父教導你們「龍含珠;鳳點頭 」就是你手上用這個大拇指,跟四指握著姿勢像龍的口一樣;筷子的部分拿菜,這個動作優雅,就像鳳點頭一樣。

所以為什麼告訴你們細嚼慢嚥,就是每一口的當下,你要咀嚼,你有正念嗎?你每一口當中有感恩心嗎?你有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嗎?
所以吃飯不需要急,甚至於我們結齋之後,你還是可以留下來慢慢吃,但是也不是刻意,在這個地方吃飯好像是延長賽一樣,就是你的吃飯也是漫不經心,不是速度的快慢而已,所以我們說用心吃飯、用心睡覺、用心讀書、用心學習,那試問你的心在哪裡?

5.jpg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你們學了一首歌叫做「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會唱嗎?不會唱?有聽過嗎?沒有啊?以後有因緣老師會教你們,但是其實別人懂不懂你的心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懂自己在做什麼?

普門品有一個偈誦,叫做「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你的心念跑掉了,老師在跟你講話的時候,你有沒有專注?還是耳進耳出,那你永遠學不到東西,學不到佛法。

昨天師父再三強調,再過一個多月,你們都要再長一歲了,但是有比以前領悟力更強,更認真嗎?你們的心智年齡有沒有成長?有的人活了三四十歲,像個小孩子一樣。有的人十幾歲,就很懂事,肯負責、有紀律性。這個千差萬別在哪裡?就是有沒有用心,有沒有讓自己脫胎換骨,所以你要為自己的成長路負責,我們才說「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

你們的師長、老師在教導你們,只是學問跟知識,你們能不能把學問知識,在你的生活中展現出來,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又好比你生病了,你到醫院醫生幫你把脈、給藥,你要不要服用、要不要配合醫生的指示服用,那就不是醫生的過錯了,命是自己的道理相同!
學習這一件事情也是自己的。所以透過早上你們吃飯的時候,如果以前法師真的沒有教你們什麼叫做五堂功課,那今天師父就告訴你們,吃飯也可以修行的,不是只有早課才叫做修行,因為每一個當下,人家講話你很專注用耳朵去聽,你的耳朵就清淨聽聞善法
你的眼睛專注地看著對方你的眼睛就清淨,為什麼?因為你的眼睛充滿了虔誠,你聞法的當下用心的領略體悟,你的心就清淨,不生煩惱。所以:在在處處是佛法,人生無處不修行。不是到大殿禮佛,拜佛誦經、持咒才叫做修行,修行是無所不在的,就像師父說的教室、學習也是無所不在的。

在表演的舞台 也許你不是第一男主角、女主角,但在人生摸索的道路上,你都是自己最佳的主角,那問題你有沒有把你的角色扮演好?你們從部落,來到了ACC這個大家庭是一種緣分,所謂的「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門」所以緣分那是:因為愛!我們在這裡……。同時也是一份責任,和尚爸爸發願要照顧你們,教育你們,這是他的悲願、他的責任;職義工到前線陪伴你們、引領你們,這是他的責任。他有義務把你們教好,所謂:「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一切有可能是建構在愛之深、責之切當中。師長要教你們,因為你們就像在土壤裡剛剛發芽的種子幼苗,有時候會風一吹長歪了、倒了,或者旁邊有很多的雜草,這個教育的園丁就要把雜草拔掉,要把你扶正。要教導你們待人處事的道理。這些你們有沒有去想過、去思考,難道你們來到這個大家庭只是為了一碗飯吃嗎?應該不是吧!你為了成長、為了明白、為了有智慧,將來有能力真的能夠去回饋社會,回饋你的部落,甚至未來影響地球。

6.jpg  

但是假如你現在都不用心認真的去學習,去實踐、去體證的話,那吃飯只是還原到最基本的訴求,你不知道其實吃飯是一種學問、一種藝術、一種修行、更是一種價值。一個農夫要有收成他必須努力的播種、施肥、灌溉、鋤草;一個學生要能夠得到好的成績,要必須聽師長的話,自己很認真的學習。有的人最近會唱周杰倫的歌「聽媽媽的話」媽媽代表什麼,媽媽代表你的上級,不是只有聽媽媽的話,也要聽師長的話、聽善知識的話。所以你想一想,你從歌詞裡面學到什麼東西?只是流行嗎?還是歌詞裏面他講得很有道理,師父說過了這五十幾天,在需要陪伴的地方,師父都會跟你們生活在一起,但是不是只有陪你們吃飯、睡覺,陪你們彩排演出而已。

除此之外師父要提醒你們,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金剛經裡面有一句話叫做,「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什麼意思呢?就釋迦牟尼佛,對於這些諸大菩薩們,他們有一些迷惑、有一些困頓、有一些煩惱,那釋迦牟尼佛會很平心靜氣的來開導他們、護念他們、教導他們。我想所有的師長也是這樣的心情,你們有的來參加感恩之旅都不是頭一次了,有人的人來兩次三次,天備最久了,但是次數多,並不代表表現最好。因為那個不是紅利點數,你的出團是師長再一次給你機會,機會是什麼?自己要去把握、要去創造、要去表現好,才有下一次的可能。我們不是每天都是一個幸運兒,不是每一次對統一發票都可以得到兩百塊。幸運是一時的,你的努力才是一輩子的。大家吃飽了沒?(ACC院童:吃飽了)!好,吃飽了,我們結齋。

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