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六四五)中元普度知多少?上

時間:2019.8.15(四)

地點:吉隆坡甲洞講堂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家可能會覺得有點驚訝,今天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所謂的僧寶節、佛歡喜日,照理講應該是共修,為什麼布置成講座的方式開啟我們聞法的方式?感謝滿香法師給我機會歷練、臨危受命。之前沒有說今天要我「佛學講座」,對於老天垂青的"幸運選號";我也是坦然接受。

今天來到甲洞講堂當然是有任務,主要是協助明天開始的孝親報恩"地藏法會",同時既然今天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也就是說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這一天佛教定名為「僧寶節」、「佛歡喜日」佛教徒都知道在原始佛教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從五比丘開始成立了僧團"千二百五十人聚"的規模,展開了外弘內化的修行路。

「外弘」是對外的弘法,「內化」是自己的剋期取證。所以平常的時間佛陀都把這些大弟子、大羅漢分派到外面去講經說法、饒義有情!但是也因於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這三個月的雨季關係,佛陀考量到托缽不是很方便,許多的爬蟲類、蚯蚓、蛇等,可能因為行腳不慎踐踏傷害到它們的生命,所以佛陀就這三個月的時間做一個「結夏安居」,讓弟子們在這三個月的時間好好的安頓身心、思惟法義,或者打坐參禪、憶念佛陀所講的解脫道,整整三個月。

1.jpg 2.jpg

3.jpg 4.jpg  

三寶節日與文化淵源

過去許多的出家眾從初果到四果,這一個體證的解脫修為讓佛陀歡喜,所以七月十五這一天安居的活動結束了,名為"結夏",所以這一日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意思是在安居的最後一天,大家集於一堂,檢討在過去的90日內,各自的言行有無違反戒律。大家互相指出對方在行為方面的錯失,藉以反省修養。結果若有犯戒,則要懺悔贖罪。這便是自恣。舉行自恣儀式的這一天,謂之「僧自恣日」。

從此佛、法、僧這三個節日,有了時空的紀念意義。比如南傳的國家是四月十五,在漢傳是四月八日,「佛誕節」也叫「衛塞節」在月圓之日。七月十五因為出家證得功德,結夏活動圓滿,佛陀就定調這天為「僧寶節」。佛陀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在十二月八日這一天,開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稱為「法寶節」。藉著這個機會讓大家瞭解佛教這三大節日的由來。

可能對於七月十五這個所謂的「僧寶節」,或是民間說的中元普度「中元節」,在華人的歷史沿革超薦的理念在台灣很盛行,在我自己的童年記憶—從農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分地區輪流拜拜請客,一方面是以前農業時代大家縮衣節食,生活條件都不是很優渥,唯有農曆七月可以有一頓很豐盛、打打牙祭,祭拜我們的五臟神。以前的中元普度是普我們的肚子,度眾生的「度」和肚子的「肚」是諧音,這整個月台灣從北到南可以因為拜拜,七月普度吃掉一條高速公路,可見於吃的文化—民以食為天,一點都不為過,因此我今天藉這個機會就要來跟大家談「中元普度知多少」,既然談民間的文化習俗,就將這個點展開來看。

大家有沒有聽過「上元節」?上元節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吃元宵、提燈籠。當然馬來西亞中秋節八月十五就提早提了,我也感到十分意外,以為提燈籠的文化是不是你們參考了中國大陸,可是後來我從側面瞭解中國大陸也是只有元宵才提燈籠,剛剛跟大家講正月十五叫做「上元節」,除了提燈籠、吃元宵、猜燈謎之外,在佛門裡它叫做「上燈法會」。比方說我們正月初一燒頭香、點平安燈、光明燈。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所以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元宵節,在佛門裡面就將它稱為「上燈法會」,也就是一年的光明燈從這天開始,初一十五佛前供,甚至慎重的恭讀『普門品』、『金剛經』,這類的經書等等,這是「上元節」。

今天稱為「中元節」剛說的中元普度,剛好是在農曆的七月十五,照理講有「上元節」,是不是也有「下元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事實上並沒有「下元節」這樣的正式名稱,但既然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上燈法會,一定也有這一年最後一個月份的圓滿收尾,所以在農曆的十二月十五這一天,佛教稱為「圓燈法會」,聽過嗎?圓燈法會就是大家圓滿了這一年點燈的功德,有開始就有結束,一年圓滿週期的循環。

 

5.jpg 6.jpg

7.jpg 8.jpg  

民間習俗 信仰層面

今天我們藉著「中元普度知多少」也讓大家對一些名詞有認知。你可能不知道上元節,但聽過中元普度,你可能也不知道佛門在農曆的十二月十五號這一天叫做下元節,「圓燈法會」這是在華人的信仰裡面應該有的概念,也許你對上元節或是圓燈法會不是特別的重視,但是對觀世音菩薩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這個生日誕辰、出家、證果三個節日,大家除了記得之外,也會買個壽桃、麵線來參加法會,把一些民間的信仰林林總總先讓大家有一些瞭解。

看待「中元普度」在華人文化裡扮演甚麼樣的角色?我們都知道民間七月裡面如果沒有純正的信仰,七月是「鬼月」,從小父母親就給我們一些觀念的灌輸:比方說晚上不能太晚回家、衣服不能天黑後還晾在外面、不宜嫁娶、生小孩…總之彷彿只要遇到「鬼月」就好像相剋一樣,所以在以前的農曆七月,觀光事業是很慘淡的,當然現在已經打破這樣的迷思,我下午剛抵達吉隆坡機場,發現機場比過年大排長龍的盛況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元節機場流量更甚過年,後來我想可能跟香港最近狀況有關,人潮、觀光業就轉向。就像如果颱風直撲台灣,觀光人潮就轉到日本、馬來西亞一樣。

回到剛才的主題,既然「鬼月」在民間很多習俗、禁忌,當中都是充滿詭譎、神秘、害怕,所以說我們想要拜拜、求平安、心安,尤其在農曆七月,閩南語說「抓交替」,暑假期間很多的學生夏天炎熱喜歡到游泳池游泳,或是溪床河邊戲水、玩耍,往往一不留神失足,或是被豪大雨沖刷,在父母親的心裡面白髮人送黑髮人是無限的傷痛、不忍的,但有更多人相信是因為七月「鬼月」,它們來投胎轉世,比較倒楣的就被閻羅王收去。從這個地方可以瞭解:農業時代裡面,七月很多的孤魂等眾、無人祭拜的亡靈在,民間的信仰裡面是他們來出遊人間、逛逛走走、討一頓豐盛的食物,所以鬼門大開。

七月底是地藏菩薩的誕辰,很多民間習俗認為鬼月的鬼都歸地藏菩薩管理,但事實上佛教裡地藏菩薩是不管鬼的,反而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我們藉著今天的講座來澄清一些似是而非、以訛傳訛的說法和觀念。

剛才提到農曆七月的孤魂等眾或者無親人誦經超拔,農曆七月就傳說大人勸年輕人不要隨便到溪邊玩耍,免得做了替死鬼。綜合剛剛的說法我們可以瞭解佛教關於「鬼月」的傳說,是來自於明朝的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從癩痢頭的平民身分到後來搖身一變成為皇帝朱元璋,當上皇帝後瞭解到原來七月是皇宮最適合祭祖、拜拜、祈福消災,是佛教的報恩月、孝道月。他又擔心民間百姓跟他搶這樣的福分,所以他就散布了七月是「鬼月」,讓大家戒慎恐懼。剛才提到的相關禁忌也是當時流傳出來的,「鬼月」其實是沒有的,是明朝當時朱元璋擔心福分被瓜分,才在民間散布的不實謠言。

9.jpg    10.jpg    1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