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一四七)大滷麵的記憶                  99.1.23

     有人曾經問我:喜歡吃名菜料理?還是小吃點心?如果還沒學佛之前,我大概會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把唇齒留香的美妙滋味,用誇張的表情、自我陶醉的神韻,感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分享的喜樂並非以「食神」自居,只是基於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的理念,毫不保留的介紹而已!

    但出家之後,卻對原始的菜根香意味深長,雖然達不到弘一大師「鹹有鹹的滋味、淡有淡的味道」那樣隨緣自在,卻也對食物美味方面無特別的追求。因為佛法告訴我們不要著「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六塵的分別常讓自己不該貪的起貪,不該嗔的起嗔;吃——只是「為療形枯,應受此食」。借假修真,食存五觀,成為佛弟子摒除喜好、感恩惜福,活在當下的生命體驗!

1.JPG 3.jpg 15.jpg 19.jpg 4.jpg  

7.JPG 8.jpg 10.jpg 11.jpg 12.jpg  

    我不是「愛麵族」,人生的際遇卻讓我對價廉物美的大滷麵記憶深刻。就讀佛學研究所承蒙  家師的栽培與鼓舞,把我們幾位研究生找來講話,並且  師父與我們各自開車北上,相約在車亭休息站吃ㄧ碗麵。當時時價三十元在窮學生而言算是奢華的享受,最主要是  師父請客,意義非凡!既是師徒椄心、請益佛法,同時在課業繁忙也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閑,祭拜五臟神一番。

    可惜的是由於當天因交通阻塞,我們與師父無緣共餐,事後體恤弟子課業繁忙還包了一千塊彌補無法吃麵的遺憾;但此恩此德、此情此景,讓我沒齒難忘!或許這「一碗麵的故事」師父早已忘記,但對當初的僧青年卻有無比的激勵作用。

    來到鶯歌初期為接引信眾學佛的方便,幾位師姐帶我到一家平凡的小吃店,點了一碗五十元的大滷麵,內容豐富、口味鮮美;開啟對鶯歌的認識與了解,原來她不只是有陶瓷背景文化,遠近馳名,就連素食更是不惶多讓。這種享受不在花錢多,也成為師兄弟呼朋引伴、口耳相傳的美食街。

    若干年後儘管人事已非,有時舊地重遊,一股熟悉的味道、一種時空的交錯,忽近忽遠、似新似舊,在熱氣氤氳的陣陣芳香,飄散著濃濃的回憶……。思念的情愫總是隨著大滷麵的呈上,醞釀更多點點滴滴的采風!

    感謝這一路來的菩薩示現、貴人相助,成就修行道上的因緣。雖然麵食文化對土生土長台灣人的我而言,並沒有特殊的喜好;然而簡單、方便三兩下就能裹腹,或許這也是「愛麵族」化繁就簡的主要原因。每次因工作不能回到精舍用餐,適巧素食店面有大滷麵的項目,我也會點上一碗。因為麵中有香氣、回憶中有甜蜜;彷彿點播一首蕩氣迴腸的老歌,把年輕時與某人的對話和場景,重新回溫、細細品味……。

    最近精舍「電影讀書會」芸華師姐喜歡烹飪,經常在廚藝方面大展身手,或許哪天「大滷麵」又成為大家研發的新題材也說不定呢!

14.JPG 16.jpg 17.JPG 20.jpg 6.jpg  

5.jpg 9.jpg 21.jpg 22.jpg 下載.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