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jpg  

信仰  改變命運的妙方

時間:2017.12.10

地點:德國ACC會所

戴會長:

非常歡迎大家今天冒著大雪,來到我們的德國阿彌陀佛關懷協會。有點像是當初唐三藏要取經的時候,經過沙漠、經過烈日,最後經過雪山,最後終於成功取到很多經回去,非常殊勝。同樣的,我們今天也很高興台灣的心易法師同樣經過十萬八千里來到德國和大家分享佛法,非常不容易,我們在全德國進行各式的拜會,昨天晚上我們才剛從柏林趕回來,能夠有這個時間舉行講座與大家分享佛法。

心易師父:

首先要很感謝老天爺給我們這一場雪。剛才戴會長講玄奘大師西天取經的故事,畢竟這是一個章回小說,可能是稗官野史的成分比較大,這個事情就比較小,藉這個事情勉勵大家,聽過當時達摩祖師當年一葦渡江,在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的故事嗎?

A  

千年之前的一場大雪,二祖慧可大師在大雪當中站了七天七夜,最後感動了達摩祖師,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對修道的堅定,並且斷臂以明志,這一場雪成為禪宗「一花開五葉」,最美麗的時刻……。

那一場雪就像大浪掏沙,考驗著當時慕名而來,求道聞法,最後只有慧可斷臂以明志,達摩祖師把印度的禪法傳承到中國,所以這一場大雪可以說真正的讓中國的禪因為這一場雪更顯得傲雪冰霜。

華人說「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同樣的道理,我們也感謝今天的這一場風雪,來看大家的求法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更符合我們今天的主題「信仰,改變命運的妙法。」

一個人有沒有信仰其實很重要的,或許我們這一生不得志、沒有能力、沒有背景、沒有文化,但是不能沒有信仰。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讓我們有因果的觀念,我們知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可見因果到底在我們中國人的信仰當中是佔有一席之地的。當然這個也是有層次,就好比受教育國小、國中、高中、大學,乃至於碩士、博士都叫學生,但是程度是不一樣的。很恭喜你們經由這一場大雪,通過信仰博士生的考驗。

你們有的人不遠千里而來,開車、坐車、轉車,甚至後面的這位菩薩,行動不方便,還要慕平師姊去載她,剛剛拄著拐杖,戴會長道進還有Candy師姐扶著她進來,那一幕真是感天動地。

1.jpg 3.jpg 13.jpg  

重點不是你知道多少,而是你做了多少。所謂的「說得千里路,不如行一步。」剛剛戴會長所舉例的玄奘大師就是西遊記的唐三藏,但是真正的唐三藏西天取經只有他一個人而已。一個人騎著馬,經過黃沙漫漫,塵土飛揚,在百里當中沒有任何人煙、足跡,他依然要勇往向前。在冰天雪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甚至沒有飲食。他依然抱持著「寧向西方一步死,不向東方一步生」的決心,所以信仰就是一種信念,你「信」甚麼?很抱歉,我不是在問你姓氏,不是要你回答「我姓『李』」、「我姓『陳』」,而是信仰的「信」。

信仰的「信」,這個字拆開來看是「人」、「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可見這個信是一個「真」,言之有物,是一個「理」,你自己對別人的承諾有沒有做到,就是「信」。

今天這一場雪也許戴會長之前透過網路群組邀請你們來聽這場講座,你認為我在佛菩薩面前承諾了、答應了,不管天寒地凍、冰霜雪雨我還是要來,那你就是守信,依照你的承諾去兌現,這就是「理」,真理。你照著自己承諾遵行,「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所以走到了諸佛菩薩清淨的世界。

「仰」,信仰的「仰」是由下往上望,也就是說我們對於真理是臣服的,是禮敬、讚嘆、恭敬的,我們未知的領域往往大於已知的領域,人的所知是相當的卑微、有限的。

12.jpg  

我們將這兩個字做一個歸納總結,也就是說,今天你的「信」、「仰」不是信仰某一個人,某一件事,而是信仰真理,在真理的前提下,就像佛教所講的,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如此。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中,有一願是「常隨佛學。」換言之你現在來聽這一次的講座,或許只是一時的,但是可能你過去生的因緣俱足了;果報還自受。也許這個題目有一點誘惑性,「改變命運的妙方」,求神、問卜、算命…可能師父要指點迷津,當然「改命」在中國人的文化裡面也不是沒有,大家應該聽過「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大家聽過這些涵義嗎?

命由己造  相由心生

命,就是你過去生所造的那個業力,由我們意志所推動的影響性帶到你這一輩子的慣性,包括你的福德、長相、健康等等,所以我們說「命中若有終須有,命中若無莫強求。」我們華人最喜歡、最習慣是用命中的八字去推算你這輩子有多少窮兇禍福,有多少的賺錢命、活多久、能夠有多少的榮華富貴等。

我想有些道理古今皆然,大家比較認同接受命中帶財的,帶煞的,犯剋的…是命中註定來的。當然佛教也認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也就是說從你現在的健康、長相、身高,甚至於你的福份等等,這都是過去生你修得好、修得不好、修得圓滿、修得不圓滿…等等與過去生有關係的。當然「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我們也不用去比較別人有,為什麼我們沒有,別人長得高漂亮、我們矮胖,別人的音色特別美,我們講話卻是大嗓門…等等,這跟你過去生行為模式所帶來的影響力是有關係的。

但是同時佛教也不是宿命論,都推給過去,你現在的緣,就是你自己的努力也很重要。比方說你們今天來聞法,不是因為下雪來取暖,而是發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心,也就是在你聞法的當下,不是我心開意解、我明白,而是我有沒有迴向,把這個功德讓沒有聞法的人也能夠長養智慧、去除無名。為什麼我們舉這個例子?也就是說就算我們的長相特別抱歉,但是同樣的五官當中,含有五官的神韻、氣質、風采,甚至我們講這個人的魅力。

命,或許是過去世注定的,但是後天的努力給他不同的助緣,這當中涵蓋了一分天才也要有九十九分的努力。

以上我們把「命」簡單作一個註解。

8.jpg  

運轉乾坤  在乎一心

接著「運」,運氣的「運」、運動的「運」。指的是運氣、運程。比如你這一生當中某個時候很有賺錢運,某個時候有血光之災,有意外。有桃花運,但是桃花運要是好的,桃花運不見得不好,有時候人緣也是一種桃花,我們說的是不要那個爛桃花。如果你去回顧自己的一生,哪一個階段是你最身強體健?哪一個階段是你最有壓力、挫敗?哪一個階段過得最平靜、最淡然的。甚至我們說這個人有偏財運,在台灣買個十塊錢的報紙也能中統一發票一千萬,這就是偏財運。走在街上繫個鞋帶都可以撿到錢,當然有時候不小心出門踩到狗屎,我們叫做走狗屎運。可見是因緣時節的關係。佛教就把這現象稱為你現在處於逆境、順境、還是平境。

所謂順境就是你這一年當中喜上眉梢,迎娶、五子登科等等,那個因緣時節是屬於順境。五子登科的意思懂嗎?指的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他鄉遇故知…等等,值得人生喜悅的事情。

當然有順境就有逆境,這個逆境可能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小至外出擦撞、受傷,大到喪親之痛,牢獄之災等等。也有可能你因緣當中,很多的長輩親人等等都撒手西歸,這叫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乃至於你原本很健康,忽然腸胃炎、癌症,或者一些病症拖了很久都群醫束手無策等等。

但是順境都好?逆境都不好嗎?其實也不完全是。在你順境的時候如果你不會感恩、知福、造福,那你可能在這個順境當中往往會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甚至於樂極生悲。逆境也是同樣的道理,所謂的「逆境來時順境因。」因為你對世間的苦、空、無常、無我有很深刻的體會,所以變成你學佛悟道的因緣。

就以生病為例,生病也不一定完全是壞事,在佛門就有「修行要帶三分病」的說法。這不是很奇怪嗎?我們都希望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為什麼修行要帶三分病?不能理解。也就是說不是自己無病找病受,而是因為在你生病的歷程中,你有一些小苦小病,乃至於你曾經開刀住院、進過加護病房等等,讓你能夠對眾生的病苦感同身受。如果你生病或者老化,乃至於不久人世,你的心態觀念是甚麼?有的人說我不要活了,早死早投胎,或者說我不要拖累家庭子女,就選擇了自殺的方式。

當你在病苦的時候,你不能決定你甚麼時候可以恢復健康,但是你的心態觀念要健康,因為你剛好利用這段病苦的時候,有一個強烈的出離心。這個出離心就是剛才講的世間苦、空、無常、無我。我好比在這個火災現場,快被火燒傷的人,我很希望逃離這個現場,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所以你有強烈念頭要到安全的地方,這就是「出離心」。就像出家人不是只有出世俗之家、三界之家,還有出煩惱之家。

就像當初的悉達多太子他遊歷了老、病、死的城門,他思考:別人會老我也會老、別人會死、我也會死,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所以他要去尋找宇宙的真理,這就是佛陀的智慧、前瞻、格局。

藉著病苦的案例來說明,如果你有厭世的想法,何妨往另一個角度想:我這一生受盡了老、病的折磨,可以說是風燭殘年,但是我希望在風燭殘年中為自己點亮一盞心燈,就是說現在把握有限的時光好好的念佛學習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叫做「出離」。在這一念之間的轉念,也就是剛才講的「逆境來時順境因」。

你的老、病,成為你悟道的契機因緣。我們把一命、二運跟大家做一個引導。佛教並不否認「命」和「運」,但是從佛法的究竟來看,它不是固定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4.jpg 5.jpg 7.jpg 10.jpg 11.jpg  

生命的風水  創造契機

三風水,你們相信風水嗎?我看大家都是點頭,可見千百年來華人都認為風水是不可牴觸的。閩南語說「坐東向西,賺錢無人知。」意思是說你方位坐東朝西,可以賺很多錢,但是不能讓別人知道,意思是說就算你富有也不能炫富,要低調。我們買房子要看主人的命格、八字,在一般的民間信仰都會考慮進去的。活著的人如此,往生之後的陰宅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所謂陰宅就是華人說的「入土為安」,土葬。現在就算是火葬,你到一些靈骨塔位,也有關於亡者的八字是適合坐北朝南或是坐東朝西的說法。對於風水之說,佛教同樣並不否認,所謂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心有心理。你買一個房子其實重點不在於坐南朝北或是坐西朝東,而是你的個性喜歡生活的機能性強,還是喜歡遠離熱鬧,安靜的地方。比方大家買房子可能喜歡交通方便、生活機能性很強,要購物、看醫生、坐火車等等,以方便作考量。但是「天下名山僧佔多」,我們看以前的大叢林,很少是蓋在市區的,都在深山野外,因為出家要遠離紅塵、遠離饋鬧。

C  

在家所追求的是有形有相,出家人希望的是內在無量無邊。出家人對風水並不否認,但不會為它所綑綁。我舉個例子:木工師傅要雕刻佛桌時,都還要考量最漂亮的吉祥數字,你們認不認識米達尺?就是捲尺,裡面就會標註甚麼尺度是吉祥的,甚麼尺度是凶的。我有一次做佛堂,請木工師傅幫我丈量佛桌的高度,希望它有些層次。木工師傅幫我做一個很高的佛桌,說可以讓我大富大貴,我說我不求富貴,我求平安。他眼睛圓滾滾的看著我說「師父!我跟你講真的!我是有數據的!」我說「我也跟你講真的,我要的只是平安。」我說「你做佛桌是一時的,我要供佛是一輩子的,你做那麼高,我得拿個凳子上去供茶、供香、供果,萬一不小心跌倒了…我沒有大富大貴,能夠一生平安就不錯了。」我告訴木工師傅「不要用你的吉祥數字,用我的身高來量,讓我不必借用凳子供香、供茶就是平安了。」

佛門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圓寂多年的聖嚴法師也說「心安就能平安。」學佛修行應該依照佛法來思維,而不要停滯於風水命理之說,把你這一生的榮華富貴、禍福吉凶就把你框住了。

積德之家必有餘慶

大家聽過袁了凡「了凡四訓」的故事吧?在袁了凡年輕的時候,算命先生依照他的八字斷吉凶,哪一年進京趕考,只能考取探花,獲得多少俸祿,哪一年會生病,哪一年大限到,命中註定無子嗣。果然袁了凡在他自己人生走了五十歲,一一都應驗了算命先生算出的命格,他覺得人生也沒有意義了,注定吃多少、喝多少都是天意自有安排。有一天他聽別人建議,雲谷禪師是一位得道高僧,正在集眾打禪七,他也慕名而去跟著打禪七。禪七當中,雲谷禪師看到這個中年人不簡單,如如不動,沒有任何起心動念,他認為袁了凡是個大修行家,所以當禪七結束後便來問袁了凡是如何修到這個境界?袁了凡就跟雲谷禪師說「我哪有甚麼境界,我只覺得人生了無生趣、槁木死灰。我沒有任何念頭想法。」也就是華人所謂的「哀莫大於心死。」袁了凡將算命先生為他批的前半生的命格告訴雲谷禪師,也說明他這次打禪七的用意。雲谷禪師哈哈大笑說「我以為遇到大修行者,原來只是薄地凡夫。」

袁了凡請教雲谷禪師「難道命可以改嗎?」雲谷禪師說「當然!命由己造,相由心生。」雲谷禪師告訴袁了凡「你要改變運程嗎?你想改變未來嗎?那麼你應該去行善。」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講的「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袁了凡問「我要積多少功德才能改變我的命運?」雲谷禪師說「你最起碼要做一個功過表,如實記錄你做了多少功、過。」「功過表的意思是你今天幫助別人過馬路是功德,可是你今天生氣罵人、得理不饒人,也要在你的過失中添上一筆。當你的功大於你的過滿三千件,你的運程就能突破算命先生算的迷咒。」

B  

果然袁了凡累積了三千件功德後,原本他那一年的俸祿要被收回去,因為做了善事不但俸祿沒被收走,朝廷還念及他前段時間的努力奉獻,還給他添了不少的官銀。

有了第一次的受惠、改運之後,袁了凡第二階段又做了六千件功德。原本算命先生說他這輩子不可能有子嗣,他居然老來得子。當然我只是把故事輕描淡寫,大家可以透過網路上搜尋詳細內容。我的意思是或許一命、二運、三風水,是我們一時無法改變的,但透過積德是可以的。積德是培養宅心仁厚。你可以透過講理站得住腳,但是不要得理不饒人。「得饒人處且饒人」不但是修養,也在培養你的德行。我們剛才說風水、地理,但是福地要有福人居,如果你不配擁有,也是曇花一現。所以華人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留一點福德給子孫。

說得更貼切、準確,因為你的身教,你的積德成了傳家之寶。佛教也有一個因為放生而延壽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說有一老一少兩位師徒,老師父看出徒弟只有七日陽壽,來日無多,不如讓他放假回家探望父母,但是天機不可洩漏,只告訴徒弟放假讓他返鄉探親。小沙彌興高采烈,因為出家之後每天都在寺院裡打掃、上香、奉茶,跟著師父在廚房裡忙,都沒有放過假,難得有七天假,就開心地出門了。半途中小徒弟看到一群螞蟻被洪水沖散,他拿了樹葉當舟子,給螞蟻搭乘,因為師父以前教導過對任何生靈、眾生都要保護,幫他們脫險。

小沙彌七日之後如期回到寺院向師父報到。師父看到小沙彌嚇了一跳,因為小沙彌整個臉部不但沒有死相還容光煥發,師父問小沙彌這七天都做了甚麼?小沙彌想該玩耍玩耍,該吃飯吃飯,忽然想到半路中救了螞蟻的過程,一五一十告訴師父,師父聽了後恍然大悟,小沙彌的慈悲心不但救了螞蟻,也改變自己的命格。

表面上我們幫助別人,其實是善的循環。你的布施供養就是在修自己的福田。你的廣結善緣就是在拓展你的未來,所以積德是可以讓我們的命、運、風水做一個淨化和提升。

飽讀詩書  潛移默化

五讀書,就是受教育。比方說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慧禮法師以興學濟貧讓非洲孩子受教育,讓這些無父無母的孤兒除了擁有幸福美滿的家之外,人生不要輸在起跑點,「因為翻書而能翻身」,因為受教育讓他們的未來不是夢。所以讀書這件事情是很理性的,並不迷信。華人說「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因為慧禮法師以人道關懷的精神號召全球助養父母親,給孩子一個讀書的美夢。要不然他們在自己的國家因為貧富懸殊很大,可能飢寒起盜心。慧禮法師將佛法信仰的種子帶到非洲去,深耕基層,不只是給他們米吃,還要教他們如何播種。這也是我們今天用「信仰  改變命運的妙方」最終極的藥石。由他們自己的努力去打開貧窮的枷鎖。

今天也以「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德!五讀書!」獻給大家。祈求三寶加被我們今天的善男子、善女人,都在佛法的加被之下,大家心開意解,法喜充滿。

有其他的問題要問嗎? 

克利絲多:

一般和尚都是住在廟裡,沒有結婚,想了解師父的狀況。

心易師父:

和尚也有曾經成家,後來取得另一伴的諒解,離婚後再出家的也有。日本的和尚更可以成家立業,因為日本的和尚從親鑾上人開始,體制沿襲下來,出家只是他們的職業而已。

至於說出家和尚只在寺院裡,這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我們說出家人三衣一缽,處處無家處處家。以前佛陀時代出家人弘法「日中一食  樹下一宿」在一棵樹下不可以超過三天,要再換另外一個地方,所以住不在於環境,在於心境。

如果有相關問題,大家可以一邊喝茶一邊繼續交流。

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