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六九四)窗外有藍天 當心靜下來 109.8.1

繼上周到台中辦公室,藉著聯誼聚會介紹ACC新的服務窗口,就得到許多法師、居士大德的迴響,甚至臉書留言:我就住在這附近,需要我幫忙嗎?讓人暖心、感動……。在這炎炎夏季彷如一道醍醐甘露,直滲心脾、清涼解渴。「因為愛!我們在這裡」曾經是大家美好的記憶,台灣人善良質樸的心性,沒有因疫情、政治、信仰、膚色而改變,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所以我也打鐵趁熱,二度南下以:愛自己,從「心」開始,用臺中ACC之名辦活動。邀約幾位信眾一起體驗"靜坐!豐富內在,原來我這麼棒",藉著現代科技腦波儀的測試,讓佛門「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善巧,在寓教於樂當中展現學習的樂趣。同時現代人忙於工作,時下年輕人則沉迷於手機,對身心的健康與平衡,都有莫大的影響。因此,聖嚴法師曾開示的:心安平安,所指正是這個道理!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每天我們都是過同樣的生活卻得面對瞬息萬變的世間,諸行無常是宇宙的真理,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沒有學習──轉注與覺察的重要性。因為正念的出發必須透過有系統、有次第的方法,在出入息的下手處學習調伏妄念、沉澱思緒,只要持之以恆、多加練習,還是可以從數據中增長信心。當然,修定就是修心,就算是「窗外有藍天」您要能夠觀察其變化,領略以不變應萬變的自家風光!

當心靜下來,才能鬆動自己的習性,從止入觀、由定發慧;由慧而得解脫。四禪八定屬於世間法,外道皆能修得,然佛教則是先教導出入息,覺察呼吸的綿密、均勻、細長,專注平穩、心思細緻,繼而能從身輕安到心輕安;或得禪悅法喜、身心自在的感受覺知。當日積月累的學習增上,興趣產生動力,回薰六根「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的意境!

慢慢我們的慾望低了、煩惱少了,朝向"斷捨離"的境界,根深蒂固的貪嗔癡慢疑也會隨著習性的脫落,不染塵埃、明心見性。繼而安住於正念、正定,領悟力提升就可以少煩少惱,在面對人生抉擇便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可見學習當生命的主人而非情緒的奴隸,首先必要:愛自己,從「心」開始!不然愛自己,演變成被六根欺騙、六塵蒙蔽、六識執取,發展出因惑造業、因業受苦的惡性循環……。形成生死、死生的輪迴交替,這便是一期一期六道循環的主因。

佛法是一門自我覺醒的教育,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六祖壇經》當中,慧能大師曾經對學僧智常點撥,對於在大通和尚那邊未得法益,他特請會惠能開示。其師曰:「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此之知見瞥然興,錯認何曾解方便,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至此打破了有無兩邊、生死執迷,正所謂: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在《禮記·大學》當中提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們也可以看到定慧的次第關係,是異曲同工、不謀而合的。唯有把心靜下來,才能看見窗外的藍天有多藍、有多美,然而往往我們忙忙碌碌,忘卻了原本的佛性佛性;豈不可惜……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