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週記(七二七)櫻緣聚會 春在枝頭已十分 110.3.20
清晨的社區,隨著春天的腳步到來,發現許多的鳥兒就像鬧鐘一樣,一大清早定點、定時的啼叫。因應了古人詩詞:「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意境,而杜鵑花早也把淡淡的三月天,畫上繽紛亮麗的色彩,所謂:三月百花開,後疫情時代盛行走春旅遊、賞花看景;紓解內心的苦悶和壓力。初春我前往魚池法林禪寺主持「八關齋戒」,滿全、法海兩位法師帶領信眾把禪寺布置煥然一新。綠意景觀、樸素典雅,加上中部的氣候宜人,隔天藉著回程承蒙幾位信眾的好意,隨行參觀了水里的車埕、民間的猴探井遊憩區、微熱山丘鳳梨酥的工廠!
忙裡偷閒、把握光陰,本週四繼平等里元月份的賞櫻行程,感謝培正的邀約「櫻緣聚會」喜重逢,除了原班人馬之外也多了幾位新的成員,加入了"花獻"台灣之美!從台灣山櫻花(Prunus campanulata Maxim)又名「緋寒櫻」是適應較暖和的氣候與低海拔地區,也是全世界需冷性最少、花色最為濃豔的品種。而八重櫻則與山櫻花較類似,花色皆呈現濃紅、花型為吊鐘型,為山櫻花的重瓣屬性。
隨著月份的轉換也可以在台灣各地觀賞到八重櫻、吉野櫻、霧社櫻、河津櫻、昭和櫻、千島櫻、大島櫻、高砂櫻、關山櫻、鬱金櫻、枝垂櫻等數十品種分布在全台各地。一片花海、亮麗登場,粉色系列療癒、白色潔白芬芳,因此粉絲們面對偶像團體,不管同不同意就是一付我要「合照」的架式。意圖宣示主權人比花嬌或者花比人美,當然更有可能是共創雙贏,畢竟「有花該賞值須賞,莫待花落獨喟嘆」!所以阿里山雖美,陽明山也不差,我們隨著"櫻緣"時節,舒展踏青賞景的好心情……。
各方人馬齊聚一堂,不管識與不識,透過咖啡、品茗打開話匣子,女眾忙碌廚房的典座,而男眾則負責布置、沖茶,分工合作、不分彼此,是庭園的自然美景與大自然的芬多精,點燃大家的熱情。同時基本上皆是佛教徒的信仰背景,彼此一拍即合,用輕鬆、愉悅的談笑風生打破疏離感,還為意外的當日壽星蕭光志老師慶生,沒想到下午培正隔壁鄰居邱居士則是昨天生日,感謝文娟師姐買了精緻蛋糕來個「雙星報喜」,沾沾兩位大德的喜氣。
午飯後沿著山區小路,培正再度引領我們舊地重遊,原來一間「橘咖啡」外圍種了幾株吉野櫻,吸引許多慕名而來的紅粉知己,閃光燈、手機排隊等候攝影大排長龍,或許路人經過不知情的還以為要召開記者會。而我們近兩個鐘頭的健行,達到跑香運動效果,回程安堂執壺泡茶,陸續登場又是蛋糕又是麵包,加上包子以及處理中午的素蚵麵線、炒米粉,實在是物超所值、值回票價;果真是櫻──該要來!
五點結束簡單整理環境,又驅車前往李錦枝大哥的位於內湖「嘉潤齋」茶館敘舊。承蒙李老師賢伉儷熱情招待,與培正同修李錦枝又是一年沒見面,一月份因她從大陸回台居家管理,想著寒櫻初綻"春在枝頭已十分",因此計畫這次踏青賞櫻的再回首。集這麼的好因好緣,老天又幫忙給了不冷不熱的溫度,希望明年相約還能櫻緣聚會,大家依然不見不散、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