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雲水週記(六四四)舊地重遊 歲月的思想起 108.8.17

忙於七月的佛事,去年師兄弟協商在雲林虎尾的佛事之後,順著安單大悲寺的地緣,決定忙裡偷閒相約到阿里山;擁抱大自然、清涼一「夏」。

我是土生土長的嘉義人,卻是在二十九年前才由 師父帶領,飽覽遠近馳名阿里山的綺麗風光!乍聽之下有點可笑,因為以前的童謠經常哼哼唱唱:「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阿里山上有神木,我們一起去看樹……」。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9.jpg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加上《高山青》歌詞的青春洋溢:「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朗朗上口的健康形象,擄獲人心、印象深刻。就連《台灣好》的愛國歌曲:「台灣好台灣好,台灣真是個復興島。愛國英雄英勇志士都投到她的懷抱,我們受溫暖的和風,我們聽雄壯的海濤,我們愛國的情緒;比那阿里山高阿里山高……」。都搭上了順風車,不認識阿里山,也難!

鐵道記憶 山野情懷

童年受到「火車快飛」歌詞的影響:「火車快飛 火車快飛 穿過高山 渡過小溪 不知穿過幾百里 搭到家裡 搭到家裡 媽媽看見真歡喜」。讓生長在北門車站附近的我,每天下課放學都會情不自禁,跑到站前柵欄看著如章魚吐墨水般的黑煙,和音律交錯有致的鳴笛聲,看著一節節的火車從到遠、從快到慢淹沒了小時候的驚嘆!

當時沒去過阿里山,但距離不遠的奮起湖所量產的"龍鬚菜",卻是童年夏季的美味佳餚。一把塊錢、兩把十五元,媽媽總會為孩子的成長,加入「我的最愛」。在那偏執的飲食習慣,足足可以吃上三碗飯,或許這種愛吃青菜的習性,讓我對奮起湖、阿里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情依戀。直到自己出家以後,領悟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哲理,更符合了雲水僧的性情。

所謂:一方土地養一方人,從石門北海道場、大溪寶塔寺、東勢小木屋……。愛上山林、效仿自然,環境給人吐納的磁場,關係優質的生活品味,因此後來與家人的聚會或者與信眾幾日的行程旅遊,亦是朝向這個方向為首選!現代的年輕人除了手機網路,讓他們偶而遠離塵囂、洗心滌慮,在大人的世界是夢寐以求的安排;但對年輕人卻是"好山好水好無聊"的開始。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1.jpg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37.jpg 38.jpg 39.jpg 40.jpg 41.jpg  

43.jpg 44.jpg 45.jpg 46.jpg 47.jpg  

十年山林夢 豪雨伴我行

藉著法會結束幾位師兄的結伴而行,再加上四位居士開車隨團,「九條好漢在一班」成為睽別十來年阿里山之行的基本成員。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可以擇日期、訂房間卻無法掌握老天爺的脾氣!剛好受颱風外圍影響,我們一行人也算乘風乘雨、快樂出門,與阿里山有約仍舊有"小確幸"的高度期待。

感謝妙慈法師幫我們訂房間,那是第一次阿里山之行的飯店同一間,歷史悠久、重溫舊夢。儘管設備簡陋,還得交通接駁,這種"住在高崗上"的氣勢獨覽山林全景,在雨中的浪漫、山嵐飄的夢幻,還有彩虹點綴、晚霞滿天,對當地的居民而言或許「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海拔真面目」。但長期居住平地、工作忙碌的我們來說,實在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恩賜!

由於下雨關係不能觀日出,但還能看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出家人在山崖的勝景。尤其拜會了慈雲寺的住持 照智長老尼,她也是佛光山叢林學院第三屆的學長,想當初第一次 師父上人親自帶領我們來到貴寶剎參訪,便是要我們多了解出家人安貧樂道,所謂:「任它天下叢林好,我居一處樂無疆」的瀟灑和自在。如今有幸再度拜會學長,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淡泊風範、深居簡出的性格依然不減當年……。

養生茶飲 有機蔬食

慈雲寺為幫助癌症病患提升生活品質,推廣身心靈整體健康之理念,每年定期舉辨淨食營活動,以期國人健康,社會祥和。故長老尼以淨食養生之名,結合佛七、禪七之實,數十年如一日!其中圓柱的法語頗耐人尋味:「啟窗日日對青山,山色青青不改顏;我問青山何日老,青山問我幾時閑?」承蒙住持慈悲款待,陪伴我們閒話家常、話說當年,又餽贈有機茶飲調養身心,可說是:值回票價,物超所值。

在阿里山夏季遊客不少,畢竟是遠近馳名的避暑勝地,而吃素人口的逐年攀升,嘉惠我們的品味和需求。這裡有新鮮的香菇、山芹菜、番薯葉、高麗菜、佛手瓜、龍鬚菜、山蘇、竹筍……。鮮甜爽口、健康美味,是都市人不買到的食材,這靠山吃山的說法,再一次得到印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對於真正落實的人來說;便能感受到阿里山的魅力。

49.jpg 50.jpg 51.jpg 52.jpg 53.jpg  

55.jpg 56.jpg 57.jpg 58.jpg 59.jpg  

近鄉情怯 大開眼界

四十多年離開嘉義成長的地方,聽郁方說地方目前規畫觀光景點,很有日本風,那是因為林務局老舊的房子早已頃毀或不堪使用,所以打造了『檜意森活村』吸引許多年輕人和觀光客的青睞。對於自己「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倘若不是家妹、妹婿帶路,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從小成長的地方,包括就讀過的幼稚園場景;全部都被重新規劃、設計!

我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探索陌生卻又新鮮的景觀造型,雖說多少有商業包裝仍然不失它的特色與美感。真的是舊街景、新感覺,甚至徒步走在生活至少十年,記憶最顯明的住宅如今大部分早已人去樓空,不免有:景物依舊、人事已非的感嘆。玉山旅社搖身一變為咖啡館,兩邊的馬路則讓我驚覺;是面積壓縮,還是長大成人?為何從前過馬路要爸媽叮嚀,如今近在曲尺、一眼望穿?

走著走著,仔細探尋新地標,當時到底是什麼模樣?在歲月的思想起,總是停格在上下學的畫面,雨中遊戲玩耍、騎馬打仗、放風箏、追著火車跑等等的印記。在柑仔店買汽水、花生,大人們碾米廠購米聊天,還有夏夜,老人家喜歡拿著蒲扇搧涼驅蚊,而孩子們捉金龜子、螢火蟲喧嘩的點點滴滴……。

如今生命走過半個世紀,驀然回首就像當時的歌手劉溪唱過《小時候的願望》歌詞一樣:「小時候我盼望著,傍晚時候刮著風,拉緊風箏隨它飄上天!小時候我盼望著,暑假時候河水涼;盡情玩水還有魚和蝦。長大時溜走歡笑、溜走童年,我變了;星夜在昏睡中去了。成熟了却也世故了,不再想做遊俠,曾想穿新鞋、如今有新鞋;却失落了童年……。」道盡了心情告白,往事只能回味的萬般無奈。舊地重遊有驚奇、有感動,還有諸行無常的深切體悟吧!

6.jpg 12.jpg 18.jpg 24.jpg 30.jpg  

36.jpg 42.jpg 48.jpg 54.jpg 60.jpg  

61.jpg      62.jpg      63.jpg     6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