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水週記(四二六)南庄  一座隱士修道的山林  104.6.27
    來過南庄,發現南庄;愛上南庄……。

    都說屬馬的很會跑,雖然不能代表所有屬馬的有緣人回應,但的確在這一兩年我常在國外講課、支援佛事,只能苦笑:如有雷同、純屬巧合!然而如果可以選擇獨善其身,我應該比較屬於「宅僧」這一掛的。

    曾經有過自己退休計畫,不奢望坐擁山林,渴望如陶淵明畢生的志向:「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不改其樂,安貧樂道。」那怕只是一小小塊田地,可以種種菜、賞賞花,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與禪宗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頗相契!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三年前剛過完農曆年,我與宗忍、竹軒等幾位法師一同到南庄「妙峰學舍」參訪,承蒙當時的住持  宗元法師暨住眾性寬法師熱心接待,深刻感受到佛門一家親的歡喜。在寒櫻綻放、涼氣侵襲的季節,初嘗了山林得天獨厚的霧氣氤氳,是常住的慈悲備了齋飯與熱茶;溫沃了行腳僧的心靈…。

    當時浩浩蕩蕩的僧俗十來人,忙裡偷閒隱居一天的南庄道場,享受這芬多精的洗禮,重溫叢林燒柴火的樂趣,還有大鍋飯芳香樸鼻的味道。唯有在山林、遠離塵囂,所有的六根、覺性一下都被喚醒了,秉燭長談、圍爐夜話,讓大家都捨不得就寢睡覺;成為「今日一照面,多少香火緣」的寫照。

    事隔三年多因宗元法師的老菩薩往生示寂,我與宗忍、滿碧、滿律法師利用本三下午,再度前往玅峰學舍安單,準備隔天為其老菩薩做五七的薦拔佛事。仲夏的南庄當我們抵達學舍時已是晚上八點多,徐徐微風猶如清涼世界、佛國淨土,更像是睽別多年的好友再度重逢,內心有說不出的歡喜雀躍!承蒙住持細心考量,怕鐵皮屋的熱氣無法入睡,便安排我在二樓伽藍菩薩座下安單,這「與佛共眠」又有菩薩護佑;算是VIP級的款待規格。

    只是深夜萬籟俱寂,殿門或許沒關好大約二三十分就有夜風來敲門,加上當年午後的雷陣雨,山中蛙鳴乍響,宛如貝多芬的交響樂,真是「此音只有山林有,都市難得幾回聞」呀!無獨有偶,一整串屋簷的風鈴隨風飄蕩,錯落有致、好不熱鬧。因為3D立體音響,這一夜「眾生皆睡唯我獨醒」,換來氣定神閒、腦筋清楚的果報;索性四點半起來打坐陪伴太陽起床!

    黎明曙光劃破天際,沿著樓梯走廊捕捉這剎那即有恆的畫面,對我而言仍舊嚮往晨鐘暮鼓,寺院規律的生活方式,那來自於出家生活的背景與記憶。感謝這段因緣、一夜難眠,串起了三年前的南庄之行,回到雲水週記的心情:「南庄的美不全是環境,它應該來自人心的質樸,樂天自命的文化底蘊,相輔相成造就了這個客家族群,匯聚了甘於淡薄、人情味濃的幸福。」

    是啊!當年的老菩薩也曾與我們這群僧青年閒話家常,臉上始終洋溢著客家人親切的笑靨,如今我們又因她九十有三的高齡示寂,回到學舍憶過往。所不同的是老菩薩的人生功課已了,蒙佛接引、得生西方,我們特地在殿堂以「佛說無量壽經」、「佛前大供」、「八十八佛洪名寶懺」誦經禮懺迴向,但願老菩薩他日有緣:效仿觀音、倒駕慈航,重回娑婆、廣度眾生……。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