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遇見觀音   2016/6/25 

講座地點 馬來西亞 甲洞講堂

13522057_370975389693152_7741161287789401182_n.jpg  

 心易師父

首先我要感謝滿香法師繼去年人間四月天,我跟大家首次的見面,「幸福,從佛法開始….」。2015年九月份,我跟幾位菩薩到大陸去參訪,轉眼甲洞講堂已經十週年慶,所以除了今天跟何靈慧導演有這場別開生面的座談之外,之後明天還有供佛齋僧跟下午一場三時繫念法會這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年底還有「遇見觀音」的新舞台劇,今天藉這個機會來聊一聊這個舞台劇的熱門話題,你們看過觀音菩薩嗎?大概就是佛堂上的白衣大士觀音,送子觀音、魚籃觀音,或者是從佛教普門品當中去認識觀世音菩薩,在什麼的因緣下,讓何導演有這樣的心思,繼「釋迦牟尼佛傳」、「文成公主」之後,會把佛教的大慈大悲的代言人觀世音菩薩以比較民間的人間化菩薩做這樣的呈現,我倒是很好奇,想先請何導演來談一談你的心路歷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齣舞台劇?

13528365_370975579693133_1349911322668433568_o.jpg  

何導演

很多年前在做「釋迦牟尼佛傳」的時候,就想過下一個佛教的音樂劇要做什麼,去年在觀賞完另一場音樂劇之後,滿香法師過來問我你要不要做「觀世音菩薩」,大概是因緣,我也覺得好像應該要做,就像剛才師父講的觀世音菩薩應該是小朋友到老朋友都知道,在台上呈現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在我們這個社會應該可以用舞台劇的音樂、舞蹈呈現,可以對年輕人有些啟發,讓年輕人看佛經他可能沒興趣,但是來看演出可能可以看到一些東西,希望將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精神,透過舞台表演藝術呈現。

 

心易師父

今天我們座談的講題叫做「遇見觀音」。事實上,觀世音菩薩可能是我學佛的啟蒙,在自己童年的記憶裡面,對觀世音菩薩當然並不是很有概念,在我們還沒學佛之前的家庭,家裡面不見得有純正的信仰,但都一定會拜關公、拜媽祖,後面還會有個觀音媽-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我在想這一輩子得到菩薩的庇蔭一直到我成長的過程,也跟大家談一下,我當時的學佛並不是星雲大師度我,也不是某善知識的牽引,而是在聽了三天的佛學講座之後轉身離開,但是有位法師說,某某居士,我看你這三天好虔誠來聽這個講座,明天是觀音誕辰,我們要打觀音七,你有沒有因緣?有沒有想要來報名參加?

 

我說:「什麼叫『觀音七』?」對這個名詞很陌生,他說因為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誕辰,與會的大家以持誦普門品、大悲咒、拜願、繞佛等等,來做佛教徒的行門,但其實我動機很單純,三天似乎被引燃了聞法的歡喜心,就說「好啊!遇見觀音,慶祝觀世音菩薩的誕辰,我可以做什麼?」他說「很容易啊,你就請一件海青。」我印象很深刻,那是26年前,一件海青我就買了台幣1200元,當然不是絲綢的啦,但是佛教徒覺得能夠贊助、能夠見聞隨喜,那時候1200元算是很高檔的,穿起海青覺得很新鮮,那個畫面停格在當時港劇楚留香,穿起海青覺得很飄逸,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穿起海青繞場一周,法師說,某某居士你不可穿著海青沒有禮貌,好像又被教訓了,精神講話一番。

   7 1   

怎麼樣放掌、合掌、禮佛…那位法師很認真的教我一番,隔天就就真的一大早到寺院裡面做早課、念普門品、拜願。

 

我記得當時觀音佛七第一次參加誦經會,我們都是盤起腿誦經,普門品誦完,要起身繞佛的時候,人家老菩薩都不需要扶持,我坐的腿痠、腿麻、腿痛,我就想說自己真是「奧少年」!二十啷當歲居然坐不是很久,這是我第一個覺得很汗顏的地方。

 

第二是持誦的大悲咒,以前還沒修之前只聽過白衣大士神咒,這個民間版的,接觸到大悲咒又讓我起煩惱,因為普門品很多還有漢字,會拼音,但是大悲咒是用台語拼音,所以第一天晚上我已經做好了孫子兵法的-36計走為上策,三更半夜等沒人注意我就溜回去,。但是人有誠心、佛有感應,菩薩可能知道這個居士沒有什麼善根、沒有什麼福分,同一個寢室的室友雖然是禁語不能講話,但他可能發現我坐不住,他就說:「你不要緊張,大悲咒其實是很容易的,只是因為你初次接觸,沒關係如果不會我教你。」

12  

 

我覺得這個居士很不容易,他從高雄要請七天的假,坐兩個半小時的車程到我們的寺院裡面,就是嘉義圓福寺,我在想我住在嘉義這麼近的人,第一天就要打退堂鼓,人家請假,還要坐兩個半小時的車,我想宗教的教性不同,不過我當時就有一個想法「好,既然菩薩來點化我,我一定要在這七天當中,要把大悲咒學起來。」後來皇天不負苦心人,我第四天就把大悲咒背起來,一直到第七天,我好像完全融入了念佛的歡喜心,覺得這生活滿好的,好像從那時候萌生了出塵之志,思考人為什麼要工作?

 4 5 6  

 

生活當然要生活,但是為誰辛苦為誰忙?從那次觀音佛七之後,好像真的種下了我跟佛教的不解之緣,從此以後每個禮拜就去共修,這是我第一個「遇見觀音」。

 

第二個在這次學佛的三個月裡面,就開始拜大悲懺,大悲懺要兩個半小時,(我們年底為了「遇見觀音」舞臺劇會有一場大悲懺,剛好讓我溫故知新),當時法師也很方便善巧,他說:「某某居士呀,你乾脆報一年份的。」

 

當時我們參加法會,倘若登記長生祿位,就是繳一千元台幣(大概是馬幣一百元),「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善巧方便,告訴你一次一年份的繳齊,原本應該是一萬兩千台幣,他說:「你一次繳齊,就算你一萬元。」我一萬元繳了之後,三次大悲懺我就出家了。

 

從這個大悲懺裡面,給我一種很安定的力量在,跟梁皇寶懺、藥師懺、水懺,那種熱鬧型的氛圍是不一樣,你會感天動地,尤其去領略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你會發覺到大悲懺中觀世音菩薩的循聲救苦、願力宏深。

3  

我們佛教可能大家也聽過的傳說,為什麼觀音菩薩「嗡嘛尼唄美吽」觀音心咒,因為觀世音菩薩過去生也發了宏願,要度盡所有眾生,如果他退失了,頭就化為千片。可是經過了百劫千劫,左手拉起的眾生右手又沉溺了,所以觀世音菩薩難免也會想說度化眾生的意義是什麼?不如我先自度,我將來成佛之後,我再去度他們,當他動了這個念頭之後,果然他的頭就像個萬花筒的折射,裂為碎片。

 

阿彌陀佛悲憫他過去生這樣的宏願,就以「嗡嘛尼唄美吽」喚起觀世音菩薩度化眾生的悲心,所以觀世音菩薩又繼續的循聲救苦,我們在佛堂裡面的觀世音菩薩的造型你注意看在他的法器上面有一尊佛,就是阿彌陀佛,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就作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所以大悲咒真的是不可思議。

10  

第三個我又談回我「遇見觀音」,我也是在二月十九日這一天正式皈依,那時候我的師父幫我取的法名-「普觀」,普門品的「普」,觀世音的「觀」,回顧這一生,跟觀世音菩薩的淵源既深且鉅。

 

我發現可能有一些社會大眾不見得認識釋迦牟尼佛,但是民間信仰認識觀音媽,包括我們的民間童謠「觀音媽,拿鐵鎚,打到誰的大屁股。」童謠裡的觀音媽是很有權威的,你不聽話就拿鎚子來懲戒、教訓你,所以以前人們對觀世音菩薩是真的很敬畏的,但是觀世音菩薩不是只有白衣大士的身形而已,也有人說聖母瑪利亞事實上也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還有一貫道稱觀世音菩薩為「南海古佛」,在佛教經典裡面,有記載觀世音菩薩是正法名如來,以菩薩的身形去教化眾生,這是很有老二的哲學,所以我跟大家報告了我遇見觀音的林林總總,我也想請教何導演在新的舞台劇裡面,你想用什麼樣的手法呈現?

 

何導演

在談舞台劇之前,我想請問您的室友如何教你把大悲咒背下來?

 

心易師父

當時背大悲咒其實是有一點賭氣,我想人家都這麼發心了,願意一句一句的教你,我想最大的不同是在寺院打佛七,耳濡目染的氛圍裡,自然而然心就會靜下來,有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的感覺,雖然不是很好背下來,但是你的虔誠、我剛才說「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當你動念想以孫子兵法36 計走為上策,菩薩就想辦法留住你!當你起苦惱、不會持誦大悲咒的時候,在你的氛圍就縈繞出整個認真的降伏其心。再來是我們當時接觸的寺院大悲咒是台語版的,有人說台語版比較接近梵語的讀音,當然現在有藏語版、梵唱,不管持誦大悲咒用唸的、用唱的,只要人專注虔誠,就比如說到底是「『阿』彌陀佛」對還是「『喔』彌陀佛」對,重點不在於音的統一版本,而是有沒有虔誠……。就好像我們聽過的「嗡嘛尼唄美『吽』」跟「嗡嘛尼唄美『牛』」讀音差很大,可是人家可以把綠豆從東邊的盤子跳到西邊的盤子,你有辦法唸到「嗡嘛尼唄美『牛』」這麼虔誠,他自然能對號入座,我覺得是不容易的。

11  

 

重點是一心不亂,專注虔誠、歡喜,功德自然生起,這就回到剛才所講的,大悲咒不管你用台語念、國語念,始終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寺院有講經,不管是金剛經、普門品、地藏經,可是很難把咒語拿來一個個做解釋的,幾乎沒有,從咒語當中,有它五種不翻譯的深層意涵。有些讀音,在華語裡面沒有的,而漢傳佛教尊重大師傳承印度佛法的源頭。

 

何導演

沒有靜下來,背起來確實很有難度,去寺院背下來確實是比較快的方式,講回「遇見觀音」的音樂劇,緣起是滿香法師,觀世音菩薩太多太多的故事,通常演出只有兩個小時,從做表演的觀點,在台上要可以呈現,視覺上要精彩,我們會有四段故事,從電影、電視上看”妙善公主”,好久好久以前,趙雅芝演的觀音菩薩應該演的就是”妙善公主”,這一部分我們會演,”魚籃觀音”是很多年前滿香法師有一次提起,”魚籃觀音”怎麼度漁村裡面的那些漁家,接下來是”不肯去觀音”也是很美的故事,許多年前中國也拍過電影,是很美的觀音。”水月觀音”因為我們是做表演藝術的,包括我的編舞老師也覺得”水月觀音”的意境很美,想到在舞台上呈現”水月觀音”,很多時候純粹是從表演藝術上的呈現,不是跟她們比較有感應,33化身冥冥中從表演角度,這四尊觀音在舞台上會比較好看、比較美妙,就選了這四尊觀音,未來若有機會可以再將33個呈現出來,這是個開始,我得站在民間角度,我們也不是太懂得觀世音菩薩,我覺得整個佛教慈悲、循聲救苦的精神在觀世音菩薩非常直接的呈現出來,在舞台上就有這種功能與感動,我也很期待。

內容還在籌備,但應該和以前的「釋迦牟尼佛」、「天心月圓」會有些不一樣,會比較偏意境式的呈現,沒有太故事性,但精神氛圍,一開始是從禮敬觀世音菩薩作為開場,整個從信仰虔誠和精神,不單純是看故事,呈現方式不是一般看電視劇,比較講意境和精神。

 

心易師父

觀世音菩薩不管是從經典讀到,認識觀世音菩薩的特質,或是何導演從今年的創作戲碼裡面用藝術的角度詮釋,我想是一種無言而教,因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裡提到,「因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說法」,因為觀世音菩薩的救苦救難,千百年來可以說是感應無差,但是菩薩不是堅持他以什麼樣的造型出現,而是眾生讓他以什麼樣的方式得度。

14.jpg 23.jpg 24.jpg 26.jpg  

 

我看過何導演的幾齣戲,從2014年的「釋迦牟尼佛傳」,去年的「天心月圓」,還有更早唯一一部在台灣演出的「文成公主」,我第一次看到馬來西亞的舞台劇,當然是相見恨晚,原來佛教的藝術可以這麼高度的展現佛教的核心價值,可能我們不是用誦經就可以把佛教徒吸引過來,而是透過舞台劇或者唱誦、歌聲在空靈的意境當中,被震撼、被感化、被感動,所以我想在這個「遇見觀音」裡面有我們為經費募款舉辦的大悲懺,讓佛教徒可以用自己的宗教信仰來支持這樣的舞台劇。但是我們更拭目以待,在這四個單元裡面何導演為什麼會選擇”水月觀音”?”水月觀音”可能是我們比較陌生的,但是在佛教裡面有很多的藝術創作、雕塑、繪畫、木雕,”水月觀音”算是現代藝術的新的指標,是不是你感受到這個風潮,而想要排”水月觀音”的題材?

水月 水月2 水月3  

水月4 水月6 水月7       

何導演

藝術界用”水月觀音”是因為美感,當然雕塑品、繪畫因為有水有月,比較唯美,這次也是因為跟編舞討論,她就想商量怎麼做,不管是舞蹈、音樂、聲音呈現都是很莊嚴、很美的。

就是這樣的一個意境,根據我的資料搜查,”水月觀音”是很久以前在蘇杭一帶,因為打仗死了很多人,有一天來了一位女眾法師,她坐在河邊的石頭上念咒,人家也不知道她要幹嘛,就開始圍繞,念了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圓滿了,後來她才說整個原由是因為死去眾生太苦了,要來度化眾生,功德圓滿了,趁機開示跟村民講佛法,村民問她,你有看過觀音菩薩嗎?你說這麼多,我們也沒看過觀音菩薩,你怎麼知道有?她就指指旁邊的水,說那就是觀音菩薩,確實水中有觀音菩薩的像,轉身一望,比丘尼也不在了,後來那一帶人就開始供菩薩,那一帶的人也開始畫有水有月的觀音菩薩,可能藝術家特別喜歡這個形象,確實在藝術上比較有想像空間,在繪畫也好,在雕塑也好,有月亮、有水,在整個創作比較有可塑性,我還不知道怎麼處理。這是我知道的部份! 

心易師父

在佛經裡面沒有”水月觀音”的名詞,可能你們看過一些現在新的觀世音菩薩的造型,多了這種空靈之美,有的是半玄月,有的是在單腳獨立、跨坐在岩石之美。觀世音菩薩無處不現身,就是剛剛講的杭州,杭州市西湖,便能呈現「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的意境,我想可能很多的佛教徒他會希望觀世音菩薩用什麼造型來示現。

 

好比釋迦牟尼佛,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南傳的釋迦牟尼佛,漢傳、藏傳的釋迦牟尼佛造型都不一樣,但是他都投影到這個佛教團體心中最完美、最神聖、最莊嚴的,所以我想藝術的創作不是在他有沒有考據,有沒有真實,而是在教化的意義,菩薩用這個舞台劇的呈現當中,會讓不是佛教的人喜歡認識觀世音菩薩,對於前所未聞的佛教徒會說「喔!原來不知道還有個民間版的”水月觀音”。」我們今天在談的「遇見觀音」並不是我們每天上香,膜拜或是持誦普門品當中32化身的,民間還有騎龍觀音、白衣大士、楊柳觀音,這在普門品中都沒有記載,可是你了解不管觀世音菩薩用什麼樣的身形、什麼樣的方式,都在民間成為千年佳話,沒有人去質疑是真的假的,我們不是科學家、不是考古家,不用去探討,但是站在藝術的角度,它可以透過舞台劇的呈現,讓許多社會大眾重新認識原來菩薩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是因為他感受到不忍眾生受苦。所以因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說法。

10      

或許33觀音已經不符使用,你們看到聾啞人士表演千手觀音會不會感動?到底真的假的,觀音有千手嗎?在於每一個人看到聾啞人的呈現之後,你會發覺每一個人都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不過我想請教何導演在你繼”妙善公主”之後的第二個故事裡面,”魚籃觀音”……

 

何導演

師父,我有一個學術性的觀念要先問您,我查資料時,嚴格來講應該是”馬郎婦觀音”…

 

心易師父

你先談談你的民間版本有什麼樣的歷史沿革,或是怎麼會有這麼好的題材作為你舞台劇的創作?

 

何導演

故事是說他去度了漁民,他要大家先背誦普門品,因為漁村裡的男子都要娶她,她說:「好,要娶我的話先背普門品。」當然有一些人背好了,這麼多人也不能嫁,再背難一點的金剛經,還是有五六人背起金剛經,接下來就三天內背法華經,其中有一位叫馬郎的,真的背起來了,所以魚婦就嫁給他,但是在進門當天就死了,大概是這樣的故事,他是來度化馬郎和村民,剛好在找資料的時候,大部分都說是”魚籃觀音”,也有一說”魚籃觀音”是另一個故事,可是很多還是說這是”魚籃觀音”,我個人覺得”魚籃觀音”比較好聽,很多人覺得故事重疊,我選擇還是用”魚籃觀音”,像師父講的名字沒有關係,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馬 馬3      

             

心易師父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除了「觀世音菩薩」又有「觀自在菩薩」,般若波羅蜜多經裡面:「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當然他有兩重的意義,一個是觀世音菩薩就是觀自在菩薩,他以他的空性慧展現他的大悲心,另外觀自在菩薩啟發我們修行人是:觀境自在、觀人自在、觀心自在,觀外在一切因緣,你是不是能諸法皆空,自由自在,所以他不光是觀世音菩薩這麼樣一個名稱而已。

 

“馬郎婦觀音”或者是”魚籃觀音”也好,又讓我想起了以前還有一個觀音菩薩示現為”蛤蜊觀音”,”蛤蜊觀音”是什麼意思?應該說是在一個漁村裡面,這個國家的國王很喜歡吃蛤蜊,所有的漁民去捕,都還不能滿足供應國王的需求,所以觀世音菩薩就示現在一個很大的蛤蜊裡面,有一天就有人捕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大蛤蜊,當然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更何況是國王最愛的,所以這個漁民就把蛤蜊進貢給國王,國王看到這麼大啊(像南瓜經過改良比一個小朋友身材還高大)當國王命令御廚把蛤蜊打開的時候,赫然發現裡面有一尊觀世音菩薩熠熠生輝,展現著光芒。

 

國王說這是怎麼回事啊?怎麼這個光強到我眼睛睜不開?他的大臣是一個佛教徒,他就跟國王解說:這是觀世音菩薩來度化你,希望你不要再嗜吃魚蝦貝類,用這個身形示現,希望國王不要因為自己的口腹之慾,塗炭生靈。大概的精神要義是這樣。

哈1 哈2 哈3 哈4   

舞台的魅力不在他本身真偽的問題,而在你呈現戲劇中的張力、震撼和感動與教化層面。這是在「遇見觀音」裡面,我覺得”馬郎婦觀音”也好,”魚籃觀音”也好,可以達到這樣的訴求,大家耳熟能詳的白衣大士,楊柳觀音等等,在佛教徒的心目當中,你只要有菩薩那一種柔和、慈悲、淡定、自在的特質就讓我們肅然起敬,我們常常講說「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自從走進每一個家庭,一貫道的南海古佛、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到佛教徒的因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說法,他以何種造型示現不重要,但是每一個受過觀世音菩薩點化、攝受的民眾或是佛教徒,他對觀世音菩薩是深信不疑的,那就達到我們的訴求,你們當中有拜過大悲懺的人嗎?請舉手。不多耶,屈指可數,所以…..(何導演:他們可能拜過,不過不曉得是什麼)

大悲懺   

我剛看了一下,不到五分之一,這次我們為了達到宣傳效果,同時為了平衡場地租借跟演出者微薄的薪資…等,所以我們有一個大悲懺的募款機制,很多人都喜歡拜大悲懺,不是說一個牌位多少錢,而是你真的可以深刻去感受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是打從你自己心中去跟他感應道交,我們不是常常講說: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嗎?可見佛教的觀念不是說你把觀世音菩薩當作佛像來膜拜,捐獻、雕塑金身而已,這個民間信仰也可以,你說王爺很靈驗,今年許願滿願了,明年打個金牌給他,這不是佛教的特質。

 

佛教的特質是說你親近了、跟觀世音菩薩有緣,你要跟觀世音菩薩學習什麼?你看台灣媽祖的信仰,我不知道馬來西亞對媽祖有沒有概念,台灣的媽祖信仰跟佛教其實是並駕齊驅的。「三月瘋媽祖」三月份是媽祖的生日,要遶境,在這個月由這些媽祖的善男信女,用行腳的精神,由南到北。有的人全程,有的人階段性的陪伴,走到哪個地方就要備香案,甚至於有一些病人、老弱婦孺,他們會趴在神轎下面,期待媽祖神轎經過加被,身體不好的化災成祥,如果官司纏身也可以否極泰來,我講的這一段話為什麼會提媽祖?因為在民間版本裡面,媽祖據說是觀世音菩薩的一滴眼淚,下次我們「遇見觀音」用新的訴求,第二集或第三集可以從這個地方說明。

 媽祖 媽祖2 媽祖3 媽祖4  

每個人心目當中都有你對觀世音菩薩的認識,在你拜了很多年,為了菩薩發願吃素受戒等等,或者家裡有佛堂供奉觀世音菩薩,但是你有沒有在你學習的對象當中見賢思齊,有沒有真正從裡面體證原來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去省思的地方,回到第三個觀音單元,”不肯去觀音”,聽過的就當作溫故知新。

 

何導演

我去過五臺山、去過峨嵋山,就是還沒有去過普陀山,演出前應該會去一趟,有去過的應該有去過「不肯去觀音」的廟,講到有一個日本和尚去到中國的佛教聖地,看到一尊非常莊嚴的菩薩像,就起了一個念頭:我們日本非常需要佛法,這麼莊嚴的佛像如果去到日本,可以度很多的人,因為日本佛教剛起步,還不像中國如此興旺,他起了一個不好的念頭,出家人當然知道「不問自取」是犯戒的,可是他覺得為了一個好理由,說服自己是OK的,他就取走菩薩像,趕快上船要回日本。可是就在他在船上的時候,來到普陀山一帶,船怎麼開也開不走,在海上出現很多鐵蓮花般的海浪,他是出家人,肯定有感應,他已經知道不該把菩薩像帶走,他就問菩薩:「是不是你不想跟我回日本?如果是的話,給我一個感應。」確實觀世音菩薩不要走,他講了「不走」的時候海浪就停下來,船飄到普陀山附近,當然山上還沒有寺廟,只有一個老人家,據說就這樣開始了整個普陀山的緣起。

不肯 不肯2 不肯3 不肯5  

不肯4 不肯6 不肯7 不肯8  

我知道這個故事也很精彩,當然有些人看過電影,大概三年前有部電影叫做「不肯去觀音」電影版本滿長的,當然他們加了一些劇情,我就沒有做這樣嚐試當然還是有點故事,舞台上呈現了日本和尚如何去了中國。 

師父,我們看了很多書,關於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以前明朝、清朝會看到很多觀世音菩薩感應的書寫,可是來到我們這個年代,現代人好像很難、很少跟觀世音菩薩有感應,師父覺得為什麼?是因為不夠虔誠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還是末法時期的關係?

 

心易師父

剛剛講到觀世音菩薩無處不現身,事實上近代有很多包括”騎龍觀音”在雲端被拍攝,乃至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發射一個炸彈炸到台灣,觀世音菩薩用大袍將它裹起來,沒有炸到應該要炸到的地方,這都是屬於近代的。

 

我想菩薩的垂青他都是應眾生的因緣,剛才提到的「不肯去觀音院」,因為日本僧人慧鍔沒有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應允,見佛像莊嚴就私自想帶回日本供奉,結果在普陀山海域突然狂風暴雨,出現鐵蓮花把船團團圍住,當時慧鍔法師就懺悔,他說「我冒犯了菩薩,菩薩您是否希望待在這個地方?假如您的心願是待在這個地方,麻煩將鐵蓮花去除,我也願意把您的雕像留在這個地方讓大家膜拜頂禮。」這就是不肯去觀音院的源頭。

 七號5    

二十幾年前台灣也真實上演了一齣戲碼叫做「觀音不要走」,在黃大洲先生擔任台北市長的年代,台北市七號公園(現名為大安森林公園)有一尊雕塑的觀音銅像,他不是我們早晚上香、修行用的,就是那個時代或許以前警力不是那麼完備、治安不是那麼好,有一尊菩薩像在公園裡面可以給大家一個安定的作用,是陪伴很多人成長的記憶。甚至老人家、老夫老妻牽著手走到那裡去回顧他們花前月下、結婚到兒孫滿堂的歲月,所以這觀世音菩薩事實上不能從一個:「他是佛像」的角度思考。

 

可是當時的黃大洲市長就認為不該獨厚於宗教,把他歸納為是偶像,應該剷除。當時台灣佛教的「媽祖婆」昭慧法師就為了這個事件挺身而出捍衛,她說我們不該站在信仰的角度來看這尊佛像,是很多人心靈的依偎,一種護佑、一種安定的力量。現在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所以當時昭慧法師就站出來捍衛,和市政府之間唇槍舌箭,當時大家給她一個「佛教女俠」的封號,哪個地方有失公允,她就站出來和對方爭論,為了這件事絕食抗議。一個人孤軍奮鬥是很單薄的,當時的星雲大師很敬佩昭慧法師那種普門品裡面觀世音菩薩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施無畏精神,所以星雲大師就站出來支持這個活動,而且他挑明黃大洲市長說:「如果你堅持觀音菩薩要遷移的話,我就號召五百個社會大眾包車到七號公園抗議、呼應議題。」

 七號 七號2 七號3 七號4  

這是我印象當中最早的群眾力量。不是阿扁倒閣的事件,而是佛教徒站出來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情。從剛剛的「不肯去觀音院」到我們的「觀音不要走」我覺得好像是古今的輝映,其實觀世音菩薩他沒有爭,他不在乎在哪個位置,可是在很多民眾的心裡地位上,是無可取代的,我們也不應該用單一的思考模式說「那個是佛教徒」、「那個是偶像」、「我們要打破,我們要平等」,但那是在那個地方已經三、四十年的一件藝術創作。

 

我又聯想到農曆七月有一個盂蘭盆法會,啟建瑜伽焰口,瑜伽焰口的歷史源頭就是說觀世音菩薩在阿難的夢境當中示現頭髮焦黑、骨瘦如柴、肚脹若鼓的餓鬼,喉嚨像針那麼的細,他就在夢中示現告訴阿難:「如果這三天不好好修行,你的下場會跟我一樣。」

D  

 

當時阿難從噩夢中驚醒,就去找釋迦牟尼佛問到底這是什麼現象,請佛陀指點迷津,佛陀告訴他:「你的夢境是一個示現,餓鬼道的眾生他們的業報、苦楚無處傾訴,必須有人做施食,救拔的工作。」這也是流傳千古的瑜伽焰口法會的緣起。

 

在這個法會裡有召請、有施食、有結印、有念佛,大概為時四、五個鐘頭的時間,我們剛提的新的話題是說:觀世音菩薩是無處不現身的,他為什麼要示現焦面大士?我們明天下午有一場三時繫念法會,安置在樓下的贊普台大家注意看有一個牌位寫「焦面大士」,我們在那個地方,為這一些除了後面的牌位之外,我們想說「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藉著甲洞講堂十週年的法會我們也有意義的施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而餓鬼道的眾生不得飲食,我們看非洲的孤兒已經夠可憐的,有「非洲史懷哲」之稱的和尚爸爸慧禮法師還可以號召全球的助養父母親以「法傳非洲,續佛慧命」的宏願幫助非洲孤兒興學濟貧,最起碼他們都還有翻書就得以翻身的機會,但是餓鬼道是沒有的,不是說我今天請你吃飯就可以吃。我們明天的三時繫念法會雖然不是燄口的儀式,但是我們有一個贊普壇,以焦面大士的示現教化,希望在這一個壇口裡面能夠讓這些除了恭設的牌位,禮請的歷代先遠考妣宗親暨個人累劫冤親債主之外,還有一些為國罹難陣亡將士,孤魂等眾能夠來受甘露味;恭聆妙法,一心受度。

 焦面  

從剛才觀世音菩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連餓鬼道都是他救度的對象,事實上不是在焦面壇我們可以看到菩薩的身影,大家有沒有讀過地藏菩薩本願經?在第九卷第九品裡面觀世音菩薩在天界跟世尊的對話,開啟了地藏菩薩的悲願宏深,他為什麼會這樣不厭其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觀世音菩薩沒有分別心,藉著機會來跟世尊瞭解、闡述地藏王,符合佛法說「若要佛法興、除非僧讚僧」菩薩跟菩薩間,沒有勾心鬥角,沒有競爭比較。

說法  

 

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緣起是因為世尊到忉利天為他的母親摩耶夫人說法,摩耶夫人在釋迦牟尼佛誕生七天之後就往生了,她曾經發了宏願:只要是法王子透過她肚子投胎轉世,她都願意做這件續佛慧命的工作,因此她往生之後就到忉利天,一直到釋迦牟尼佛證悟之後,用三個月的時間,到忉利天為母親說法。我們闡述這個雖然是在闡述地藏菩薩本願經,但不要忘記另外一個主角是觀世音菩薩,他也可以在天界代佛宣法,也可以為餓鬼道的眾生伸出援手,尤其我們剛才從民間的題材看到”騎龍觀音”、”水月觀音”、”馬郎婦觀音”、”魚籃觀音”…等等。

說法2 說法3 說法4    

民間版的觀世音菩薩不盡然在經典裡面被印證,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從來沒有人去質疑他的真假問題,回歸到剛剛何導演說「是不是我們現在不夠虔誠,沒有善根,為什麼看不到觀世音菩薩示現授記?」但如果我們從金剛經的智慧哲學來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許是因為我們正信,體會了《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時是給初機者一種示現,讓我們的心走向: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的道路方向。而且有些東西到底看到好?還是沒看到不好?這很難有一個定論,好以說高學歷好還是不好?如果用在造福人群當然好,但是如果高學歷用在智慧型犯罪好嗎?可能傻傻的更妥當。

 

求觀音、拜觀音、不如自己做觀音,觀音在哪裡,你家裡堂上雙親就是你的觀世音菩薩啊,你從小食衣住行,施衣得衣,施食得食,你父母親哪曾不滿你的願?「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原來我們要的觀音菩薩都在我們的周遭示現,所以剛才說不只33觀音,都有千眼觀音啊!

 04.jpg 05.jpg 07.jpg 13575760_370976456359712_6522611134361131391_o.jpg  

很高興可以透過「遇見觀音」…「遇見」是一個形容詞,我們怎樣去認識觀世音菩薩。在一個佛教徒的觀念裡面,你依然在意觀世音菩薩有沒有在你的夢境中示現,或者你要考慮菩薩他有沒有感應無差?從這地方不禁讓我想起一個真實的題材:有一個員外,結婚多年膝下猶虛,天天拜觀音、求觀音,希望給他一男半女,經過若干年之後果然滿願,員外覺得菩薩真是顯靈了,大慈大悲,不是有個送子觀音嗎?甚至在普門品裡面,有講:「設欲求男,稱念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稱念觀世音菩薩,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重點不是說「端正有相」長得莊嚴、好看、漂亮而已,「眾人愛敬」打從心裡面讚嘆,沒有貪婪、非份之想的。就我們佛教講的萬德莊嚴,所以當時員外果然滿願之後,老年得子,宴請賓客,請了很多人吃飯,龍心大悅。

 

過不到半個月,孩子夭折,員外傷心難過,就氣恨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我對你這麼虔誠,修橋鋪路,每天早晚三炷香,無非是希望你庇佑我,給我一個孩子,為什麼你給我一絲的希望,最後美夢還是依然破滅?從今以後我再也不要拜觀世音菩薩。

A  

 

當這個人退了道念,質疑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晚上就真的來託夢,他說「員外,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你一心求子,當然我也知道你的虔誠,但是你這個孩子是你過去的冤親債主,伺機要來破壞你的家產,我念你這一生奉公守法,修橋鋪路,所以我就跟你來投胎轉世的孩子商量『冤家宜解不宜結』,你不要因為這件事受到打擊,讓你的信仰、信念猶如兵敗如山倒,如果你依然虔誠,若干年後,命中若有終須有,命中若無莫強求,孩子如果跟你有緣,還是會來的。」

 

這個員外大夢初醒,很慚愧懺悔,原來自己的信仰這麼禁不起考驗,菩薩在夢中給我精神講話,從那時候開始,他就真的很虔誠的禮拜觀音求懺悔,果然若干年之後,送子觀音又送了孩子到他家,當然送去的就絕對不是冤親債主了。我們從這個題材裡面是說明什麼?我們對於所擁有的不要過於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也不要因為失去了就覺得老天不公平、祖上沒積德、菩薩沒保佑,這個原理就像有些人沒辦法生產,有人會說,你這過去不知造了什麼孽,連個一子半女都生不出來,其實你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我過去沒有欠子女的債呀!為什麼要生個一兒半女?

 

我們很喜歡用自己的角度去衡量別人怎麼做才是標準?這個話就是跟大家勉勵,你認為菩薩示現你才滿意,才覺得是感應菩薩,比如說我們參加了這個法會,

你歡喜、感動,這就是菩薩給的你感應,難道要觀世音菩薩晚上去託夢?不用嘛!你在這個舞台劇得到由衷的歡喜震撼,這就是你的感應啊。今天你學佛了,不但你學佛了,還可以以你的力量讓你的家人成為菩提眷屬、佛化家庭,這不就是感應嗎?菩薩都在幕後推你一把、給你助力,只是功成不居。

 B  

今天談「遇見觀音」你心目中的觀音在哪裡?你還執著於非要有形有相的觀音嗎?非要”魚籃觀音”?”白衣大士”、”楊柳觀音”、”水月觀音”嗎?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知的觀音菩薩的特質是什麼?在我們中國的四大名山-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嵋山是普賢菩薩,九華山是地藏菩薩,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四座名山都有各自的擁護者,各自的信徒,但是四大名山算是觀世音菩薩的香火最頂盛,因為我們說過,觀世音菩薩是跨國際、跨性別,你看他還可以在唐朝是以男子的形像,唐朝之後才以女性柔和慈悲的形像示現,甚至是跨信仰,不管一貫道、基督教或者一般民間信仰把他當作「觀音媽」來頂禮,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他比神明更高一級,我們剛剛講說媽祖也算神明,但他是觀世音菩薩的一滴眼淚,甚至連藏傳佛教白度母、綠度母,也是觀世音菩薩的示現,從這些林林總總說明我們認識的觀世音菩薩不完全用普門品中記載的一些形像而已,而化身千百億。

 C  

當你一個人有慈悲心,總能「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你便是人間觀音!如果你對於幫助別人、積極勸人為善,那你就是悲智觀音,你會幫著慧禮法師找一些助養人,贊助一棟孤兒房(330萬),那你就是圓滿觀音。

  

從這些點點滴滴的整理希望我們今年甲洞講堂十週年慶,用年底這一個「遇見觀音」做為我們對共同的祈福祝禱,希望菩薩的大慈大悲能夠挽救馬來西亞的國運,也能夠讓我們經濟振衰起敝,甚至於希望全球有很多的宗教,不管基督、耶穌、佛教、回教、儒釋道等等,大家在各自信仰當中可以異中求同,同中存異,好比我剛剛舉的觀世音菩薩,他也在忉利天讚嘆地藏菩薩的悲願。

 

如果我們來票選在你認知當中的菩薩,哪一個是你認為他是最崇高、最偉大,你願意把你的信任交給他,我想不二人選應該是觀世音菩薩,所以今天的「遇見觀音」一方面為何導演新的舞台劇做宣傳,在何導演的精心策畫下,讓大家知道原來佛教的觀世音菩薩也可以用舞台劇的方式來接引社會大眾認識,同時我們也希望今年的十週年甲洞講堂在所有信眾的戮力以護,大家齊心齊力不只是一個莊嚴的道場,也希望大家能夠無處不現身,接引更多人來學佛,你們都是那一個菩薩-施無畏者。

 13533331_370975869693104_1085611627059614831_n.jpg 13576870_370977419692949_5948314610570864337_o.jpg 13584754_370979159692775_653235290728772997_o.jpg 13507253_370975779693113_3950806202389042999_n.jpg      

 

何導演

聽了師父講這麼多,師父所講的對我們接下來幾個月肯定有很大的幫助,剛才師父講的觀世音菩薩無處不在,用在生活也很好,不好的也可能是觀世音菩薩,可能是要來讓你學習更好,如果每個人都抱持這樣的態度和信仰學習,相信做任何事,應該會很容易的化解,感謝師父的開示和分享!

 

心易師父

很歡喜今天有這場很輕鬆愉快的座談會,再補充一點,剛才何導演提到菩薩的示現,華人說:見賢思齊,見不賢反自省,意思是看到好的學習,看到不好的給我們惕勵,演這場戲給我們看,好比剛剛提到,焦面大士觀世音菩薩為什麼示現餓鬼道?他提醒阿難「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好跟不好在於我們的解讀,在於我們的參解。祝福大家  阿彌陀佛!

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