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4.jpg  

學佛前後(五之三)

時間:2017.9.28

地點:馬來西亞潘居士府上

回到剛剛的源頭,當我們明白了「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你看年紀輕輕,十幾二十歲,車禍、癌症,下午我們去看中醫,有個25歲的年輕人就膽固醇過高,當然這些都不是單一的現象。我的意思是如果我們的思想不正確,你的觀念就會影響你的行為,你的行為就會影響你的健康甚至運程。常常我們這邊痛那邊痛,理性的還會去找醫師,迷信的就要去改運、超渡、薦拔冤親債主;或者花一筆錢做一個自己不會也不懂的法會。也有可能因為如此被騙財騙色。你去想學佛對我們沒有關聯嗎?關係可大了。因為學佛就要讓我們有正見,正知正見。你會去判斷是善惡之外,你要了解正見緣起。為什麼要正見緣起?<<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如果你沒有看<<金剛經>>的,我把這四句偈簡單的說明。

世間一切你看得到、摸得到、感受得到的這些成住壞空的東西,包括感情、親情、錢財、動產、不動產,包括你的身體。這些「如夢」,像做夢一樣,所以我們稱之為南柯一夢。「如露」,像露水一樣,雖然它很漂亮、很美,但是朝陽一照射它就幻滅了,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我們活了一百歲,但是我們有一千歲的煩惱罣礙。「如露亦如電,如夢幻泡影」。幻影,海市蜃樓,人走到哪裡,影子跟到哪裡,但是影子並不是真實的,它只是光影的折射跟延伸。「如電」,像閃電一樣,都是瞬間的。「應作如是觀」,你自己先要有佛法的概念,去思維、去推理,如果有一天,如果你知道自己只剩最後24小時的生命,你要做甚麼?你要交代遺言嗎?該誰得動產,該誰得不動產嗎?剛才講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或者你焦慮、害怕、恐慌嗎?這些都是無計可施。

所以「正見緣起」是說所有世間一切東西都是借我們使用的。在大陸要買一棟房子你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你使用五十年、一百年就要還給中共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你現在活到一百歲,一百歲後身體要還給無常了,還給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了。你唯一能夠帶走的是這一輩子你的行為、你的觀念、你的慣性。所以人往生,隨著你的業力,你是善業還是惡業,業是甚麼?業是由意志力所推動的影響性,用一個簡單的例子:男生喜歡健身運動,你健身運動就長得結實,握拳的時候胳臂就有力量,因為你的運動就讓你的免疫力得以提升,業也是如此,現在的身、口、意慣性的三業就會影響。

業感緣起  不可不慎

我們用大家淺顯易懂的例子來講:如果父母親常常燒香拜佛、常常帶著孩子去上課、當義工,孩子是不是會copy父母親的行為?因為他的身教言行是原生家庭父母親帶動的,所以這個孩子以後就會繼承父母親的某些觀念性格,這叫文化底蘊。那你看看如果這個家庭父母親常常爭吵,父親抽菸,父母親打麻將,你說這個孩子繼承甚麼?一樣道理,從這一代影響到下一代,這個叫做業。

你這一輩子所做的就會帶到下一世,女生變男生,貧窮變富有,可是你與生俱來的慣性、悟性都跟過去生有關係的。在座諸位你有兄弟姊妹,你們都是吃著媽媽的奶水,吃著同一鍋飯長大的,但試問你們兄弟姊妹長得一樣嗎?個性一樣嗎?專長一樣嗎?當然有些部分可以引導,但是有些天分、慣性是與生帶來的。比方說你看有的孩子很喜捨很大方,有的孩子很小器、很閉塞、很內向。有的孩子鬼靈精,這邊動那邊動,有的孩子很文靜,不喜歡跟人家玩,你說這個怎麼教?這是他過去生的行為模式帶到現在,這叫業的延伸。

9.jpg  

佛門有一首偈語叫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舉凡你的長相、容貌、健康都是你過去生行為模式帶到你現在來的果報。好比你種了龍眼、香蕉、荔枝的種子,過了十年、二十年就長出果實一樣,但是果的同時又有因,它開始開花結果,「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可見「正見緣起」只是告訴你,有很多錯誤的觀念,人云亦云,一些不好的,我們以前沒有過濾、沒有思考,我們很盲目的跟進,但是你現在想一想,你現在學佛了,去了解佛教所講的「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或許人家會反問:佛教不是還有一句話叫「定業不可轉。」既然講前世會影響來世,那是不是固定的?大家有沒有看過<<了凡四訓>>?現在都拍成視頻了,我覺得很有佛法的影子,袁了凡最有意思的是他從小的時候聽一個算命師說他這一輩子有多少功名利祿,可以活多久,在有生之年甚麼時候會健康,甚至於甚麼時候捨報都講得很準,後來他就想,既然這麼準我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他就心灰意冷,遇到一位白雲禪師,跟出家人學靜坐,白雲禪師發現所有來靜坐的人袁了凡是唯一沒有起心動念的,他覺得這個學生孺子可教。

靜坐結束後禪師跟他說「你很不容易,坐得挺直,沒有任何的妄念,你能不能來講講你的心得感想?」袁了凡就一五一十的講他被算命的經過,到現在他已經沒有任何的念頭想法。白雲禪師聽了後說「原來還是個凡夫俗子。」袁了凡就覺得很納悶,為什麼禪師如此說。所以他問禪師「那我的命運可改嗎?」禪師說「此心能造此心消,解鈴還須繫鈴人。你願意去嘗試嗎?」袁了凡想:既然算命先生都講出結論,拍板定案了,那有甚麼可以不嘗試的?白雲禪師告訴他,那麼從現在起要做善事,而且要做記錄,每做三千件功德,就慢慢在淡化業力,每做五千、一萬件功德,原本沒有子嗣也會變成有子嗣。所以袁了凡就聽從白雲禪師的話,果然當他做了第一次滿三千件善事的時候,依照算命師的說法,本來他應該大限已到,可是他只是生了一場病,還是繼續活。本來命中註定沒有子嗣,可是當他做了第一萬件善事的時候,老天給了他孩子。

袁了凡的故事後來由淨宗協會拍成了視頻,本來發行DVD,現在你們在網路上也可以搜尋到,我只是輕描淡寫。當你去思考「正見緣起」的時候,你就會發覺到原來「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包括我們的個性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的個性比較憂鬱或是自閉,如果我沒有學佛大概也很難逃憂鬱症、精神官能症的,因為出家之後不可能把自己關在房子裡面,現在說的「宅男」,不可能宅一輩子。也因為要弘揚佛法,不能只有自己看書,要能去咀嚼、分享。

即知即行  利他自利

佛陀有個孩子叫做羅睺羅,佛陀有天觀察羅睺羅出家、得渡的因緣到了,就告訴他「聽說你會五蘊。」羅睺羅說「我懂。」佛陀問「那你有沒有去為別人講?」羅睺羅說「沒有。」佛陀便要羅睺羅到東門去為鄉親父老說五蘊。過了十天半個月,佛陀再問羅睺羅會「八正道」嗎?羅睺羅說「懂。」佛陀又要求他到西門去講授八正道。就這樣每過一段時間佛陀就要求羅睺羅去講述,後來羅睺羅證果了,悟道了。當然有一半是佛陀觀機逗教,因病予藥,了解了羅睺羅的性格,後來是因為他透過分享,嘴巴離耳朵最近,要讓你們清楚我講的,我自己的耳朵要聽得很清楚,我才能夠去站在你們的立場,了解你們是否聽得懂,羅睺羅當時也是站在這個立場,所以他很快的證得阿羅漢果。

我們從剛剛的舉例說明,即使「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難移也只是說不是一時半刻可以移動的,但是最主要是你要有恆心毅力。愚公移山雖然是寓言故事,但是他講得是毅力,你每天剷一點,每天剷一點,慢慢我們內心那一座無明的山、計較的山、嗔會的山都會讓我們剷除掉。重點在於你做跟不做,是不是能持之以恆。

2.jpg  

這是在「正見緣起」中去看,學佛前跟學佛後會有改變。

除了「正見緣起」外,我們要「正見因果」。甚麼叫「正見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有些人有一些錯誤的知見,比方說吃素,吃了二、三十年,面黃肌瘦,面有菜色。有人就會勸說「吃心補心、吃肝補肝、吃腦補腦」如果你吃了豬不就變成豬腦?很多人都有一些人云亦云,似是而非的觀念。「正見因果」是說你要瞭解因緣果報它不是看表面的,也不是看一時的。況且健不健康也不是只有飲食這個單一的因素。比方說你的作息,有沒有熬夜?是不是經常外食?你喜歡吃油炸的?喜歡重口味?你的情緒沒有控制,經常搧風點火,是個未爆彈,你的健康難道只是飲食的單一影響嗎?你又鮮少運動,每天吃了就看電視、滑手機,吃素哪是影響健康的單一選項?有時候吃素也成了莫須有的罪名。

你現在學佛之後會比較宏觀,不會別人說甚麼就聽甚麼,你會「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因緣果報是在佛教裡面來看,很重要的一環。我個人覺得「人在做,天在看。」你不是因為老天有沒有看,決定你要不要做。做,是一種本然,一種好的慣性的培養。比方說你去當義工、去受戒,不是祈求這背後有一個投資報酬率,比方說我去受戒了,晚上夢見觀世音菩薩來給我放光、摩頂、加持。我今天去佈施,得到住持的感謝狀、銀貨兩訖等等。

<<金剛經>>告訴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做這些事只是心安理得。昨天我在麻六甲宗平法師問我「你不是說要幫ACC三年?幫到現在還沒下台?」我說或許我有點跳票,但是我總覺得階段性的陪伴,在對的地方做對的事情,一方面它也沒有耗費我很多的時間,只是部分的時間,後來我覺得小小的付出可以幫助一些孩子有溫暖的家,有更多的助養人幫助他們可以遮風避雨,成為成長的

一個守護陪伴,我覺得這都很有意義。所以你做不是因為別人給你讚嘆、別人看得到、給你感謝狀,你做是因為你很法喜,心安就能平安。

無相布施  無為功德

剛才講達摩祖師和梁武帝為什麼話不投機半句多?因為梁武帝向來有所謂的「菩薩皇帝」的美譽,因為他建寺渡僧,甚至他三次把自己捨出去,用國庫把自己再贖回來,因為他去供佛、齋僧。可是這個部分也會讓梁武帝著相。有一天當西域高僧達摩祖師來的時候,梁武帝好禮款待,問達摩祖師「我這輩子建寺渡僧,蓋了那麼多的道場,舉辦那麼多的法會,請問我有多少功德?」達摩祖師說「沒有功德。」梁武帝好像被潑了一桶冷水,以為達摩祖師會讚嘆他大功德主、菩薩皇帝。梁武帝認為他跟達摩不相應,達摩祖師也認為緣分如此,不須強求,所以後來他也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去。我們在讀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我們很清楚,可是在座包括我在內,我們又何嘗不是梁武帝?做甚麼事情都要別人看得到,要讚許我們。打齋、參加法會要感謝狀,要功勳、要讚揚。那你沒有覺得你都拿你的信仰交易、買賣、對價關係?

當年的梁武帝如果有「無相布施」的智慧,不執著於別人對他的評論,只是做了安心,我想他的功德是無量無邊,因為他做的是有形有相,所以做的功德就是落在人天有形的範圍裡面。

3.jpg  

「正見因果」只是要告訴大家,我們做甚麼事情當然不是一次到位,可是你慢慢慢慢學佛你會覺得,我們從有所求提升至無所求,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一個人的品德信仰不是因為別人讚揚你大慈善家、了不起的功德主,反而長養了你的我慢心、競爭比較。而只是你覺得你在對的地方,作對的事情!

學佛的前後,也正如禪宗做的很好的譬喻「見山是山,看水是水。」好比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師父教我們做甚麼,我們就做甚麼,我們覺得學佛很快樂,人家打齋布施,也覺得打齋布施是有意義的,所以你也打齋布施。「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個層次「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也就是我們在佛門有一些閱歷、歷練了「唷!原來作榮董要一百萬!那我去湊一湊,將來有榮董,一百萬值得。」「原來我要在師父面前做給他看,他才看得到我。」當我們落入有為法,著相的時候,你就是「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因為你開始從世俗的這些競爭比較跟著走上來了。

最後一個階段是「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華人講說「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村。」如果你耐著性子,按部就班很踏實的學佛,你會回歸到「見山是山,看水是山。」第三個階段和第一個層次表相一樣,但是實質不同,第一個層次是小朋友,很清純,做甚麼事情只是道心,但是還是會受到別人的影響,比如說師父罵我們,我們就難過,師父表揚,我們就很開心。第三個階段師父也是會罵、會表揚,但是我們只是如實了知。

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