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pg  

學佛前後(五之四)

時間:2017.9.28

地點:馬來西亞潘居士府上

所謂的「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看到好的,我們會去學習,看到不好的,就當作一面鏡子。一樣的,師長指教我們是對的,本來就要改進、認錯,有顏回不貳過的美德,當然很好。如果所講的不是這樣,也不需要狡辯,也不需要解釋。公道自在人心。就像<<金剛經>>所講的,前世的宿業,因為別人幫我們消災,讓我們得以重業輕報。

你學佛後會轉業,看待緣起,看待因緣果報,就像星雲大師所講的「人可能會辜負我們,但是因果不會辜負我們。」人在做,天在看。

我很簡單把我學佛的因緣自曝其短,也談一些佛教的概念,我們如何去看待學佛前後應該具備甚麼樣的正知見。剛才潘居士也講說既然我們是一個座談會,應該讓大家有問題可以現場發問,「三人行必有我師」或許在座有真人不露相的,有更深邃智慧可以解決提問問題的,當然更好。那我們就把時間留給大家。

提問一

問:我想請問剛才師父有說有些個性是與生俱來的,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家庭文化,可是就會有不同的性格,學習也好,學佛也好,因緣的關係會影響到兄弟姊妹嗎?

答:

我覺得學佛不是在求外在事件對人的改變,是透過自己的改變去影響這個社會,所以佛教是內省,反觀自己,要求自己。不管我們的兄弟姊妹,父母,你要他們接受,不是你要當一個名嘴,教授,對他指指點點,對他說三道四,他就臣服,是因為你學佛之後,你的氣質、你的慈悲,你內心祥和安定讓他覺得我的孩子,我的兄弟,我的同修不一樣了,他會跟進。他會受到你的潛移默化。

第二個你對他們有沒有改變,不要太在意。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勸導他、建議他,勸導只是勸導,建議只是建議,並不等同你講了之後,他就「咻」從零分變一百分。我們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怎麼可能他沒有學佛的人因為你三言兩語就大徹大悟,就轉凡入聖,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激勵、可以肯定他的進步,你不斷的讚美他、感謝他。就好像水的實驗,同樣的兩盆水,你講好話,出惡口,講好話的水結晶體透過科學儀器來看像漂亮的漣漪,你講惡言,水的形狀聚黑。外觀看來不就是兩杯水嗎?連物質都可以感受到能量,語言也是一種能量,所以叫做身、口、意。

11  

身和口是從你的意念出發的。所以佛教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最主要是要「自淨其意」。

你要把你自己的內在要淨化,這才是佛教的根本,一般的宗教停留在勸人為善、移風易俗,好一點是修身養性,但是佛教不是要個人的修身養性,佛教要自利利他,自渡渡他。但是你渡他的時候你要自己做得到,比如你叫孩子早點睡,可是你們還是守著電視守著你,就算孩子被你騙一次,第二次他會上當嗎?你要樹立一個身教,大家一起睡,讓孩子心服口服。你叫孩子多吃青菜,你每天大魚大肉,你說孩子會吃青菜嗎?是因為你做了,他不知不覺就會模仿,慢慢跟上了,你沒有硬性規定,但是他會發覺媽媽吃素之後,心情比較祥和,比較沒有那麼愛發脾氣,或者家庭吃素之後,整個家庭氣場氛圍就不一樣。假如你對家人、父母、師長、手足等等,你有些建議只是建議,分享只是分享,你不可能要求他一步到位,依照我們所講的做到,這個對我們來講也是一個藉境練心,藉著這個境界考驗、砥礪。你說你慈悲、耐煩,別人做不到你是不是又生氣了,又無名火了?

佛法是要你學佛前學佛後,透過自覺審視自己,你自覺了嗎?要不然你是「說時似悟,對境生迷。」比方說今天的座談會,聽的時候覺得很有道理,明天禁不起別人的刺激,無名火又上來了。又開始競爭比較、數落別人。

我們要很感謝這些人、事、物的組合,讓我們可以有一個印證,好比說為什麼我們當學生的時候要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乃至於畢業考?就是印證你自己懂了沒有,會不會做。雖然我們現在要求的不是考一百分這件事,但是你要很感謝比如說我對人講的話,對方屢勸不聽,或者他達不到你的標準,你要很感謝他,誰說他聽了話要馬上改變?佛祖都不敢做到說善男信女都要對他的教義信受奉行,我們也沒有那個威德力。最起碼我們可以做到「心如止水」。

F

<<法句經>>裡佛陀說「我如良醫,因病予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 佛陀說我像一個醫生,幫病患看診、把脈、給一些藥方,至於病人要不要按時服用,我就管不著了,命是他的,我總不能一天到晚逼著他吃藥吧!那你想:假如你是一位醫生,給對方建議應該怎麼做最好,他做不到你要學習放下,也許你講的對方不聽,但是你可以用母球撞子球的原理,你看看誰跟他走得比較近,他比較容易接受,也許是他的朋友、同事,或者是他的孩子,你就透過這個方式來試試看有沒有這個因緣際會。

佛陀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雖然佛陀說「無緣眾生不能渡。」但佛陀不會因為他不能渡就放棄,而是看他得渡的因緣到了沒有。

提問2

問:師父我想再請問,「慣性」和「劣根性」的差距在哪裡?

答:

「慣性」不能稱為「劣根性」。「慣性」是中性的名詞,比方說這個人有一個做善事的「慣性」,這個人有做惡事的「慣性」。「慣性」就是習慣的性情。「劣根性」表明是不好的,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但是荀子也有「性惡」的學說,兩人在見地上有很大的差異。

我們如何把一個劣根性的人慢慢透過佛法薰陶?比如說一塊田如果土壤裡都是很好的肥料,孕育的都是善良的種籽,長出大量美麗的花,就不容易長雜草,相對的如果土壤不肥沃,又沒有好的種籽,雜草的力量就會蓋過種籽,為什麼說團結就是力量,<<阿彌陀佛經>>講「諸上善人眾會一處。」就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善女人、善男子。

你指的大概是說如何把一個「劣根性」的人能夠潛移默化。今天我們的座談其實只是給大家一些觀念,或者給大家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角度思考。我們也用剛才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分享彼此的分享,不能企盼大家回家之後就決定吃素了,都皈依了,都受戒了,但最起碼結一點好的緣分。企盼大家聽了道理覺得還滿理性的,了解佛教不是觀念裡老人的宗教、吃素的宗教。

佛法經歷了2500多年歷久不衰,而且在所有宗教當中只有佛教被迫害,從來沒有迫害其他宗教的就是佛教。比如回教本身的教義很好,但是恐怖份子這樣四處的恐嚇、四處的殘暴肆虐,大家聽到回教是不是會本能地如驚弓之鳥的反應?會很害怕。但是你看回教的齋戒月,教徒們多麼的虔誠,多麼的認真,佛教徒可能都還很難做到一整個月這樣齋戒的行為。但是一粒老鼠屎壞了整鍋粥,不管基督教或者其他的宗教尤其有排他性。但是佛較經常跟天主教對話、座談。說明宗教之間應該常常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2500多年來佛教不是信仰人口最多的,但是是最溫和、理性的宗教。

2 

提問3

問:師父,布施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讚美?還是感謝狀之類的東西嗎?

答:

不是!不是!我剛才不是這樣說。我的意思是說布施不應該是銀貨兩訖,不應該是你做了這件事之後,希望獲得別人的讚美,不是希望別人給我們感謝狀。而是在布施中看到施比受更有福,在布施的當下把我們累生累劫當中,那些慳貪做一個淨化,慢慢稀釋,作為一個富而好禮、樂善好施的人。當然布施不是說布施很多錢才叫布施。你今天看到一個陌生人願意給他微笑,你就是布施給他一種希望,尤其如果他今天心情很糟,很沮喪,你願意對他點頭微笑,他覺得人生有了光芒、有了暖意、有了人情味。所以佛教來看布施這件事情不是用錢來衡量,不是從量來看待,而是在我們的起心動念。

黃慧音不是出了一片「慈經」CD?我覺得這個裡面的音律很祥和,「願這個世界無敵意、無痛苦,願大家保持快樂。」這個就是你的起心動念當中都是慈悲的。我們的每一個念頭不要說你看不到,我們都是彼此在折射,法界有情、普同供養,佛教看的不是只有這個空間,三千大千世界,小到一個微塵,我們肉眼看不到,可是顯微鏡觀察的到,今天如果做了甚麼事情,幫助了別人,你覺得很得意,你有自己的成就感,但是你不要覺得你布施了,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在布施當中你會發覺自己是一個有福份的人,我可以去幫助別人代表我有能力,別人接受我的幫助是因為他成就了我的布施波羅蜜。

你常常這樣做,你本來是一個精神緊繃的人,可能是個封鎖自己的人,你可能不擅於言詞表達,可是透過你願意自己走出去,去幫助別人,就算我們的力量可能很微薄,但是還是可以散發生命的光與熱。

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ok55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